1 / 10
文档名称:

2021年岁时嬗递瑞兽呈祥武夷星瑞兽呈祥.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岁时嬗递瑞兽呈祥武夷星瑞兽呈祥.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2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岁时嬗递瑞兽呈祥武夷星瑞兽呈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岁时嬗递瑞兽呈祥武夷星瑞兽呈祥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之一。由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和传说中的龙这十二种动物组成。十二种动物和十二地支相配。就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循环嬗递,反应了早期人类的动物崇敬意识,表现了人类和动物的亲善关系。本文择选了博物馆中的十二种动物造型的文物介绍给大家,让读者了解古人是怎样刻画她们心目中崇敬的动物。
  鼠为十二生肖之首,民间认为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而且它们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在中国民间文化中也成为一个顽强生命力和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象征。
  鼠图扇面为晚清著名画家居廉1828—1904年所绘,纸本,纵37厘米,横59厘米,广州博物馆藏。画面构图简练,大片留白,一只硕大的老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正津津有味地享用面前的花生、青果等美食。作者对老鼠的刻画十分细腻,只见它前腿伏地,后爪支撑,眼睛警惕地注视四方,仿佛准备一有风吹草动拔腿就跑,尽显老鼠机敏灵活的特征。款识:“丁酉春暮仿两峰道人景隔山老人居廉写。”钤朱文篆书“古泉”印。
  民国木刻年画老鼠嫁女,长48厘米,宽27厘米,广州博物馆藏。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老鼠娶亲等,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专题之一,是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又是岁时文化中对子鼠母神信仰的产物。子鼠为极阴的象征,而腊月至正月,正是新旧岁时交替时刻,故选择这一时段嫁鼠,还含有除旧布新、送阴迎阳、祛灾纳吉的象征意义。这幅木刻年画画面构思精巧,画中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而等候它们的却是一只虎视眈眈的大花猫。整幅画妙趣横生,烘托出了辞岁迎年的欢快气氛和除阴得阳的祥瑞追求。
  牛是十二生肖中最勤劳的动物,性情温和,在农业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地辟于丑,而牛则是开地之物,故丑属牛。唐代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以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的两部曲,在中国很多地域。鞭春牛的****俗至今依然存在。作为中国古代劳感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关键工具,牛被视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祥瑞动物。是民间艺匠们争相创作的题材之一。
  清青玉童子牧牛,长14厘米,宽厘米,高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这是一件圆雕仿生玉器,一头壮实的水牛站在水中,正扭头向下侧视,似在一步步试探水的深浅。口中咀嚼着长长的高粱穗,牛尾自然上翘,作摇摆状,动感十足。神态沉稳温和,弯弯的犄角上,纹路清楚透亮。牛背上骑坐一短衫赤脚牧童,手捧短笛,正抬头目视前方,憨态可掬。整件器物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宛若一幅人和牛自然友好的乡村写生图。
  清铜鎏金卧牛,广州博物馆藏。卧牛抬头前瞻,圆眼大睁,双角由粗到细弯曲如钩,含腹翘臀,尾巴曲卷,前蹄蹄尖点地,后蹄作势欲起,牛毛纹理细腻清楚。整件作品神态逼真,肌体结构正确丰盈,虽历经岁月沧桑,鎏金有部分脱落,但仍晶润灿丽,刺眼夺目。
  虎威武勇猛,素称“兽中之王”。中国古代敬虎为神,被列为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虎神能驱妖镇宅。祛邪避灾,所以古时常以虎的兽面形装饰在青铜器、铺首、瓦当等器物上。
  宋影青釉立虎枕,长厘米,宽14厘米,高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该枕釉色青绿,温润如玉,枕面中间下凹,两端翘起,呈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