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1年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代序孙犁.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代序孙犁.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2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代序孙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代序孙犁
孙犁先生的爱女晓玲同志,近十年来,写了二十来篇回想她父亲的文章。我因有严重眼疾,只读了最初的几篇,从中,却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她父亲无比的挚爱和绵长的思念,和由她的挚爱和思念中映衬出来的,孙犁先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淳厚的心地。文章中写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孙犁先生日常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和创作一些作品时的细节,还有文艺界部分著名人士前来探视,和其谈文论艺等情景,为孙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而作者的笔带感情,行文的流畅自然,词语的丰富多变,则有其父之风。现在,晓玲的回想文章,马上结集出版,她嘱我写序。因为我没有更多更新的话,只能将过去阅读孙犁的点滴体会,加以归纳成文,权作代序。
  初识孙犁先生和初读其书,还是在1961年初,至今已经有整整半个世纪了。那时,我刚从北京调到天津,在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河北文学杂志社当很快,由主管文艺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犁老战友远千里同志亲自出题点将,把评论家冯健男从张家口调来省文联,撰写一组评论孙犁创作的文章。冯在半年多时间中,写了三篇评论白洋淀纪事、铁木前传和风云初记的长篇文章,前后在河北文学刊出。作为责编,当初需要我去做和我所能做的,只是当冯每写出一篇,由我送给孙犁和远千里审阅一过,以听取她们的意见。在我的记忆中,不论是被评论者的孙犁,还是把关领导的远千里,除了对冯文的部分用词提出商榷,在总体上,全部较为满意。冯的这组文章,是文学理论批评界首次对孙犁创作的系统性评价。文章发表后,在文学界反应甚好。能够说,冯健男的这组文章是孙犁研究的奠基之作,冯也由此在评论界声名鹊起。即使说,在这中间,我所做的,只是部分事务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但为了从中学****文学评论和编发、校对好冯的文章,我也在这时第一次认真地通读了孙犁的作品。
  今后的五十年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因为参加xx孙犁文集正续编和自己也常常写些阅读孙犁的体会文章,又数次通读过孙的作品。虽说读了几十年,我该认可,至今仍然没能完全读懂和读透孙的作品,因此下面要说的,也还是部分反复的和老套的话。
  对于喜爱奇特内容的读者来说,在她们的感受上,孙犁的作品,或许显得平淡部分。确实,孙的作品这里指的是她的创作,大多是她在日常生活包含战争时期和特殊岁月的日常生活中的本身经历和其所见所闻所感的表现。她只是把他人久焉不察的人和事,别有所思地转化成了文学味十足的文字。其间,既没有新奇的情节和热闹的场面,更无“得风气之先”的时髦。但就是孙犁的这类文字,却能给人以常读常新,久读不厌之感。
  孙犁说过,她的作品的寿命是五十年,不算短寿,是中寿。这是孙犁的自谦之词。她早、中期的作品,如白洋淀纪事、铁木前传等,早已过了五十年,也还在、以后依然会被善于欣赏文学的读者所看重。至其晚年之作,也会在长时间中,葆有着思想和艺术的生命力。
  和同时期不少作家的创作相比,到底是什么原因,孙犁的作品能够在长时间中,葆有思想和艺术的生命力呢?根据个人阅读的粗浅体会,这和孙犁对文学品质的了解、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激发、明确坚定的创作诉求、个人生命内涵的驱动,等等很多原因相关。详细来说,表现在以下部分方面。
  在中国现现代文学史上,孙犁是最早的“文学的觉醒”者之一。所谓“文学的觉醒”,是指对文学描写对象及其职责的觉醒。长时期中,大家常将文学笼统地看作为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