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现状及对策.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16/5/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现状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浅谈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摘要: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变化是城市的规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促使城市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城市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这一巨大推动力使城市发展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继承与保护、经济与文化等矛盾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越不过的一道坎,城市发展又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可避免的压力。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作为最具历史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冲击,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同时兼顾苏州城作为的现代化城市的职能,是相当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就针对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关键词: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对策一、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概况苏州, 中国城市, 古称吴, 现简称苏, 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4]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 514 年, 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叛将伍子胥建阖闾城, 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水陆并行,河街相邻, 历史文化名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 为国内外所罕见。苏州园林甲天下, 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四大名园中, 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 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 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 闻听寒山寺的钟声。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 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 点缀于太湖之滨, 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苏州既有园林之美, 又有山水之胜, 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16] 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经历 2500 多年来的沧桑变化, 苏州的城址基本未变, 仍保留了“河街相邻, 水陆平行”的特有风貌。颇负盛名的“园林之都”、“丝绸之府”、“工艺之市”,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蜚声海内外的吴文化以及质朴典雅的古建筑,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早由子胥按照四方八卦的方位设计,由吴王阖闾支持筹建。众所周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有 2500 多年历史, 公元前 514 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大城, 即现在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城址在原来的位置上一直没有变动过,这在世界上是非常少见的。现在国务院有明文规定,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内不能建高层建筑,特别是在有古塔的旁边; 历史文化名城道路拓宽以不影响旁边民居为主。保持苏州古色古香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所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道路窄窄,房屋矮矮!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呈现棋盘型,棋盘内街道河道交错,水网系统新罗密布,处处相交。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作为最具历史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冲击,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同时兼顾苏州城作为的现代化城市的职能,是相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