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你不是坏学生.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你不是坏学生.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1/3/2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你不是坏学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你不是“坏”学生
那天,我正在批改学生日记。当我翻开小政的日记本时,几行字突入了我的视线,其中一个“坏”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神经:
“……我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去学自己能够学会的,认真去做自己能做的……认真学****对于我们这些坏学生还是有用的……所以我们这些坏学生也不应该气馁,也应该积极上进……”
他怎么是一个“坏”学生呢?在我的眼里,他乐观、开朗,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心班务,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而他只是成绩差而已,怎么会与“坏”字挂上边呢,又怎么是“坏”学生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在学校,作为老师,我们****惯了统一的标准:以分数衡量学生,以分数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及格、差等级别。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体系让更多的学生生活在少数的优秀学生的阴影中。在一些老师眼中,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成绩差,当然就是“坏”学生,这叫“一俊遮百丑”,“一毁皆毁”。
然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当然的好学生吗?否!不是有优秀生走向偷盗,不是有优秀生为钱弑母的吗?网络上不是也有成绩差的学生节衣缩食去支持比自己经济条件更差的优秀生吗?不是也有成绩差的学生主动帮助孤寡老人的吗?
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学生呢?
首先,我们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产生自尊,怀疑导致自弃。人本性是善的,对学生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为人释放心灵中的美好创造
“舞台”。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老师的最大任务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是一个好孩子,激发起他内心那种无穷尽的积极上进的力量,那么他就会用行动告诉你,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
其次,用老师无私的爱来包容和感化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伟大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干涸的心灵沙漠变成绿洲。教师那载满浓浓爱意的一瞥,就可以使学生年幼的心灵产生震颤,奏出美妙的音符。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由于有了这种真诚、无私的爱,产生了海伦·凯勒、周舟等许许多多让人称赞的奇迹。
师爱是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的灵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充满师爱,才会让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才能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再现。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凡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的教师,他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是最成功的。
师爱是学生行为的内驱力。根据多年来教育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情感需要。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时,学生便会产生更强的依恋感和“向师性”,并由此成为学****进步、转化的内驱力。教育实践还表明,师爱在双差生的转化中作用尤为明显,是一种强有力的
“催化剂”。
三、以积极的正面评价为主,少或不用负面的语言来评价学生。
在民间俗话中,有“小孩跟话长”。即你怎么评价他,他最终就真的长成你说的那个样子。我有一个亲戚,每每面对外人,她都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的:“你看,我家小凯就不会说话,见了人,无论是谁都不说话。”她的本意是嫌自己的孩子不健谈、不和别人打招呼,没有礼貌。然而时间长了,这些话无疑就给孩子以心理暗示:“我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