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_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
摘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同学们热爱写作,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观察生活,力争写实;二、积累材料,迁移利用;三、提倡模拟,培养文风;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六、多写片段,多记日志;七、激励创作,推荐发表。
关键词:教学效率 写作 写作爱好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了。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所以,我就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来谈自己的部分粗浅见解。
一、观察生活,力争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很快,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何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索,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激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需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利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争浮升以提升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极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需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认为耕,文认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利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三、提倡模拟,培养文风
模拟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模拟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主动提倡模拟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拟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以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认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拟学习。历史上很多文学家也曾模拟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和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和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全部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拟。模拟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拟,开始求“和古人合”,其后必需“和古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