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21年“吃透两头”不能变成“迎合两头”什么意迎合.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吃透两头”不能变成“迎合两头”什么意迎合.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2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吃透两头”不能变成“迎合两头”什么意迎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吃透两头”不能变成“迎合两头”什么意迎合
子夜读报,读到一篇文章中写及现已85岁高龄的新华社记者方徨,在给一个采访过她的后辈新闻记者的信中,讲了她经历的两件事:一件是1955年她在杭州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报道,采写杭州工商业改造在一夜之间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的消息。浙江省开大会庆贺当日,会后方徨将写好的稿子交给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审稿,她顺便说了一句:沙省长,你看这个稿子能发吗?因为方徨自己有些“犯嘀咕”,她采访的不少被改造的小企业主、小店主,心里不愿意,痛哭流涕,有些人甚至自杀,可稿子没有写这些,而是写大家主动拥护,敲锣打鼓愿意将财产交出来实施全民全部制。沙文汉省长看完稿子,瞪了方徨很久,最终说,稿子就这么发吧。另一件是,1958年6月,方徨又写出了小麦高产“放卫星”的第一篇消息。当初她在河南遂平县�岈山农业社采访时,曾“不由得一声惊叫”:二亩地能插下这么多麦秆吗?结果招来一个女社员的喊声:我看你不是记者,你是“保守派”吧?这句话点到了方徨的痛处,她立刻封存了刚冒头的常识,写出了小麦高产“放卫星”的消息。注:以上材料,引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15日第9版刊载的常识是荒唐的敌人,作者徐百柯
  且不去细究方徨当初和现在怎样看她写这两篇新闻稿的做法,笔者认为她这么做不是孤立的,不少记者有程度不一样的类似做法。出现这类做法属于媒体采编人员对“吃透上下两头”在了解和操作上产生了偏差,即在搞清“上头”开展某项工作的意图和群众愿望后怎样做,产生了偏差。详细说,在“吃透上头”上,用方徨自己的原话说是“领袖一发号召,我就追逐那个乌托邦去了”。至于“吃透下头”则是按喜爱赶时尚群众的愿望写稿,方徨写小麦高产“放卫星”消息,就是根据对她喊着说话的那位女社员的话意,丢掉“保守思想”放开胆子写的。说白了那时候有些采编人员在采写和编发新闻稿中,对上下“两头”采取了“迎合”的做法,把“吃透两头”变成了“迎合两头”。在当初,只有这么的稿子见诸媒体后,“上头”才会比较满意,“下头”才有可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