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壁纸行业分析.pdf

格式:pdf   大小:32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壁纸行业分析.pdf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21/3/28 文件大小:3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壁纸行业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中国墙纸的发展历程
墙纸是工业化的艺术品,或者说是将艺术品工业化的产物,从广义
上讲,是指所有以卷或片状形式存在的覆盖在建筑物内表面(墙面和天
花板、立柱、隔板等)的起到装饰作用的墙面覆盖物。近代墙纸起源于
16世纪晚期的欧洲,因此在欧洲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墙纸在中国的发
展,还是近30年的事,但是在这短短的30年里,墙纸产业已经经历了几
番起伏。
第一个发展阶段 仅设备引进没有创意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这一时期的墙纸生产主要是把国外比较老旧
的设备引到中国来,工艺也比较简单,所以生产出来的墙纸没有很多设
计的创意。
1978年,北京市金巢装饰材料公司引进日本全套设备和技术,生产
出国内第一批塑料墙纸,这种塑料墙纸因其图案丰富、色彩艳丽、耐擦
洗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掀起了第一次“墙纸热”。同年北京建塑厂生
产出了第一卷印刷、压花同步的纸与PVC 复合的墙纸。
这一时期的墙纸主要都是以PVC为主要材料,透气性差,而且当时
的施工水平也很差,容易发生翘边、变色等情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发
现的问题很多。在当时新兴的多彩涂料冲击下,墙纸无奈地逐渐淡出了
家装舞台。
第二个发展阶段 高发泡“墙纸热”
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这一时期墙纸在神州大地风靡一时,
进入许多寻常百姓家庭。中国南方的一些墙纸企业生产出了高发泡墙
纸,掀起了第二次“墙纸热”。一方面国内墙纸企业纷纷引进更先进的
技术设备,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台湾的一些墙纸生产企业发现了
大陆的这个巨大市场后把生产车间逐步搬到上海等沿海地区,开始生产
相对高端的差异化、创新性产品,因此带动了墙纸行业的整体回升。另
一方面,大量国外进口产品开始涌入中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
青睐,因此一度受冷落的墙纸又迎来了新的高潮。墙纸行业再一次出现
复兴势头,因此墙纸行业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走势大体吻合。
但是这种情况好景不长,当时墙纸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许多小厂家
的加入,恶性竞争开始逐渐加剧。很多厂家只顾低价竞争,导致墙纸的
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开胶、变色等现象普遍发生。除此之外,当时墙
纸的主要主要生产原料仍然是PVC,而且大部分都是用油性墨来印刷,
同时施工时底层用清漆,又用含甲醛的白乳胶来粘贴,导致顾客房间内
味道很大,引起了消费者对墙纸环保性的质疑。而且当时国产墙纸厂家
对于品牌建设和原创设计方面不是十分重视,很快在立邦、多乐士等国
外涂料品牌以环保理念为突破口的强大宣传攻势下败下阵来。在短短的
几年中,当时国内200多家墙纸厂中,95%的企业因无法适应市
场需要而关闭或是转产,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全国比较有名的
墙纸生产企业已不超过10家了。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国内墙纸生产工艺情况是:整个80年代,发泡
墙纸盛行,“发泡”又称网版浮雕发泡。是指在原材料中添加发泡剂,
在生产过程中辅以高温,使得发泡剂完成类似“发酵”的过程。因此生
产出来的墙纸会有凹凸感,手感柔软。此类墙纸的优点是立体感强,可
增加房间的空间感。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不耐磨,容易刮伤、易受污。
目前,发泡墙纸已逐步被淘汰,但在一些房间的天花板上仍然可见到使
用。
到了80年代末期,随着塑胶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发泡墙纸的替代品
—-胶面墙纸。这种墙纸不发泡,因此质地较硬,极大地改善了发泡墙
纸的缺点。防水,防潮,耐用,印花精致,压纹质感佳,可任意在墙纸
上展现出各种图案和花纹,其色彩表现力、实用性开创了墙纸发展的崭
新一页,也为墙纸第三阶段,下面将介绍的90年代以布纹感墙纸、纸质
环保墙纸为主流做好了基础。
第三个发展阶段 苦练内功
从2000年之后开始一直到现在。从90年代末开始,前一段时间存活
下来的中国墙纸生产企业如北京特普丽、广东玉兰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
环境中已经认识到了产品质量尤其是环保性能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与国
外接轨,提高生产工艺,引进新型设备和原材料,开始苦练内功,等待
墙纸行业春天的再次到来。一些本土企业如圣象(后更名为瑞宝)、柔
然、格莱美和桑巴蒂等也开始逐渐引进国外的主流产品,让消费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