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二首经典诗词,迎接最美好而浪漫的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
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吃汤圆赏月,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一说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
诗词君:此词从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
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
高品格。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
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
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诗词君: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
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
象作对比。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诗词君:上片先写对昔日恋情的悔恨,再写梦中无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见作者恋情
之深炽;下片说久别伤悲以至愁白了鬓发,煞拍两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灯之夜,对方也
在悲苦相思,语极沉痛。全词意境空灵蕴藉,语言自然清劲,耐人咀嚼。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词君: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
推崇的佳作。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
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
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反
映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京都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