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奥运会时的天气预报北京奥运会时
大型运动会对气象保障的要求很高。多种赛事、火炬点燃、开幕式、闭幕式等全部需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确保下进行。假如碰到极端天气,只好暂停。以2021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为例,可能碰到的极端天气有:暴雨、高温、雷电、冰雹、大风、霾等。
奥运会的气象保障问题关键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北京的空气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其二是天气预报的水平能否保障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着重谈谈天气预报问题。
复杂的天气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原定于9月16日在上海江湾体育场进行。但天公不作美,从16日早晨开始连续下了两天暴雨,使江湾体育场变成汪洋一片,开幕式只好推迟。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举行时,开幕日早晨天气还好,晚上入场式时下起了小雨,浇湿了来宾和观众。
即使这种天气可能并不含有灾难性,但对于大型活动或体育赛事来说,它们却是高影响的天气。假如天气预报能够再正确部分,高影响天气的影响力就会被大大减弱,由此造成的麻烦就会少很多。
北京申奥成功之时,决定的赛事时间是7月25日至8月10日。不过考虑到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北京的主汛期,气象条件很不利于赛事的举行。所以气象部门研究后向奥组委提议,将会期顺延3周,在8月15日至31日举行。不过国际奥委会并未同意这一方案,而是决定顺延两周,在8月8日至24日举行。这就是奥运会将在2021年8月8日晚8点开幕的由来。由此可见,即使大家常说这个开幕时间包含了4个“8”,很吉利,但这个时间决定的初衷并非是从吉祥数字出发的。
和前几届奥运会相比,2021奥运气象服务的特色就是天气比历届全部要复杂,根本谈不上什么吉祥。雅典奥运会期间,正值当地的旱季,降水稀少,天气晴朗。悉尼奥运会举行期间正值当地春末,处于干季雨季过渡期,相当于北京4月下旬到5月初。和最近4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举行期间的总降水量是最大的,平均为143毫米,占整年总降水量的1/4。降水日数也是最多的。奥运会期间北京平均2~3天有1次降雨,每4天可能发生1次雷暴,近1/3的日子气温在32℃以上,极端最高气温高达36~38~C,平均相对湿度77%,清晨最大相对湿度达100%。
高难的预报
复杂的天气决定了气象预报服务的高难度,但奥组委并未所以降低对气象服务的高要求。在2021奥运会期间,必需天天滚动提供每3小时场馆天气预报,包含温度、气压、湿度、风。
气象预报通常能够分为长、中、短期预报。
从7月25日运动员进村至9月20日残奥会结束,奥运会涵盖了北京地域大部分主汛期。2021年的实际主汛期到底是提前还是延后,对奥运会能否顺利进行关系重大,所以做好奥运会期间的长久天气预报,对于奥运会的总体安排十分主要。现在气象台的长久天气预报多集中在6~8月,很有必须把7月25日至9月20日作为。个特殊时段加以研究。另外,以往气象台关键是做汛期降水预报,但对奥运会来说,会期是否会出现异常高温也很主要。
中期(3~10日)天气预报对运动项目和多种活动的安排也很主要。
至于短期(1~2日)和超短期(几小时)天气预报对奥运会的主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天气预报对做好空气质量的控制也是很有必须的。假如不能正确预报北京和周围地域何时会吹偏南风,则在南风到来时会把北京南面各省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