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QC 小组成员情况一览表表1 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文化程度组内职务组内分工项国玉男40项目总工大专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经理本科副组长组织实施项目副经理组员指导检查技术顾问组员具体实施质检员组员具体实施质检员组员具体实施资料员组员具体实施成立时间: 2007 年8月1日小组名称海上振冲碎石桩 QC活动小组本次课题活动情况简介活动效果: 小组活动实施后,海上振冲碎石桩的施工工艺的创新有了明显的效果小组平均受教育时间: 60小时有记录活动次数: 9;完成一个 PDCA 循环,达到预期目的活动时间: 07年8月1 日~ 08年4 月30日课题类型工艺创新出勤率: 95% 课题名称:海上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创新通过现状观察发现,陆上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施工工艺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但针对水工建筑物的水下基础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在国内尚不多见。所以小组选定海上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创新为课题,设定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为课题小组目标。现状调查 1: 这是一组海上船舶作业的画面。在施工现场, 有时看到以下情形:①振冲器突然出现故障、②上料船或反铲挖掘机出现故障、③施工区域海流过急或涌浪超过 2m 以上、④当西、西南及西北风达到六级以上及冬季并排影响, 当其中一种情况发生时, 均将使碎石桩海上施工处于停滞状态。现状调查 2: 对8月1 日~ 8月 30 日期间所成碎石桩,通过查看原始施工记录、施工日志等手段,小组成员对部分成桩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作出排列图: 表2 项目孔号(部分) 成孔时间(min ) 洗孔时间(min ) 加密时间(min ) 成孔电流(A) 加密电流(A) 充盈系数 a-234 62359675 a-237 62369372 a-243 62369272 a-256 73348672 a-364 62327373 a-379 83367572 a-409 62347271 a-435 63357376 a-445 72358673 a-675 62368475 a-677 82368376 a-789 62377674 该施工区域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3 土层编号土层名称直剪快剪固结快剪标准贯入试验(击) 允许承载力( kpa ) C(kpa) φ(°) C(kpa) φ(°) ①淤泥质粉质粘土 2 80 ( 1-1 ) 粉质粘土 2 110 ( 1-2 ) 粉细砂 254 130 ( 1-3 ) 粉土 10 252 140 ②粉细砂 18 180 ( 2-1 ) 粉细砂 20 289 140 ( 2-2 ) 粉土 21 15 10 150 ( 2-3 ) 粉质粘土 5 120 ( 2-4 ) 淤泥质土 3 90 ③粉质粘土及粘土 6 120 结论:在。现状调查 3: 钻孔坍塌程度可以从砼充盈系数大小上明确反映出来。为此小组成员通过查看砼灌注记录,对 10月 15 日~ 10月 23 日期间所成基桩的砼充盈系数整理分析(见表 3)。孔深( m) 充盈系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 — — (桩底) 从表 3 砼充盈系数数值明显看出,前期施工钻孔 — 段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坍塌现象, — 段坍塌尤其厉害, 以下孔壁未坍塌。这与现场施工情况相吻合,在施工过程中,每个钻孔 — 段成孔都显得较为艰难, 以后便一气呵成了。 — 段为什么会塌孔呢?带着这个疑问小组成员分析了场区地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淤泥层底埋深在 5 .9— 之间,淤泥质粘土层底埋深在 — 之间。从地质观点看, 淤泥呈流塑状态, 淤泥质粘土呈软塑状态,二者均为易塌地层,其它地层均较稳定。现场地质情况与砼充盈系数结果相吻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淤泥层、淤泥质粘土层( 尤其是淤泥层) 坍塌是造成成孔时间延长的主要问题,也是我们 QC 小组所要解决的问题。(见图五) 高程(m) 淤泥质粘土 淤泥 填 土 粘 土卵砾石夹粘土强风化砂质泥岩弱风化砂质泥岩梅子路立交桥 MG 匝道地层剖面图 K1 K3 K6 K8 K1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