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宽容:李叔同的为师之道李叔同
引言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全部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老师、xx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
弘一法师把“宽容”看成一个暖流。在她眼里,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最主要的是宽容。因此她说:“以宽厚的心胸来对待同仁、好友,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使每个接触的人全部感到温暖、祥和。”
在人和人相处的时候,最难得的是那种不求回报的给,因为它以爱和宽容为基础;倘若对他人的错处一味挑剔、苛责,只能令人愈加反感,可能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
19,李叔同从日本毕业回国后,在天津工业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任太平洋报・画报副刊19秋,太平洋报停办,她应聘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她教的是图画、音乐两科。这两科,原来是学生所忽略的。但自从她任教以后,却突然被重视起来,几乎全校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她吸引过去了。课余但闻琴声歌声,假日常见学生成群结队外出写生。这原因,二分之一是她对于这两科实力充分,二分之一也因为她的感化力大。她的感化力,全由其对待学生和蔼的态度中产生出来。
单说音乐。学生上她的音乐课,全部有一个特殊的感觉,就是轻松和新鲜。摇过预备铃,学生走向音乐教室,推门进去,每次全部看到李叔同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了。那些认为先生还没有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是笑着骂着推门进来的学生,自己以为很不好意思,全部低着头,红着脸,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去。她们偷偷地仰起头来端详这位先生――高高而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齐的黑布马褂;宽广的前额,细长的眼睛,隆正的鼻梁,扁平宽广的嘴唇两端有深涡,流露出威严而又和蔼的表情。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和教课笔记簿、粉笔盒。曲谱整齐地摆在上面,琴案上还放着本节课的讲授内容。上课铃响了她才站起来深深地一鞠躬,然后开始上课。钢琴的护罩早已卸下,琴盖上只放着怀表。黑板上清楚地写着讲课的题目。
有时,有的学生上课时不唱歌而看其余书。下课后,李叔同就用很轻却很有力度的声调郑重地说:“某某同学,你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同学只好站着。等到其余同学全部出去了,她就会很和蔼地对这个学生说:“下次上课不要看其余书。”说过后,她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而出去的人,则感到脸孔发烧发红。
有一次下课时,最终出去的学生,无心把门一带,碰得很重,发出很大的音响。等这个学生走了数十步以后,李叔同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她回来。进了教室,李叔同用很温和的语气对她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也是对她一鞠躬,送她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