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新闻敏感和知识积淀新闻敏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新闻敏感和知识积淀新闻敏感.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3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新闻敏感和知识积淀新闻敏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闻敏感和知识积淀新闻敏感
同是记者,一样听会或看材料,   有些人能从两三个小时的会议汇报或一堆枯燥的文本汇报中撷取亮点,让业内称道、让读者眼光闪亮,有些人就只能写些枯燥的简讯或会议消息。
  有些人说,是新闻敏感的不一样致使处理新闻素材的差距。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来说,假如没有对行业的熟知和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把握,那么纵然会议再主要、材料再扎实,你眼睛瞪得再圆,恐怕也难拎出带着露珠的新闻。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敏感其实就于平日里知识的长久积淀。
  西方新闻学者漫切尔认为新闻敏感是多个能力的综和,它包含分析能力、判定能力、预计能力、联想能力和调整认知角度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特异功效”,所以她把新闻敏感称为记者的第六感官。但要仔细分析这种有点神秘色彩的“第六感官”的组成,其实,分析能力应该占到第一位。因为,它能使新闻工作者从事件中找到背景、原因和意义,从而判定该事件的新闻价值。
  对跑省直机关、厅局单位的记者来说,年末岁初是发稿旺季。因为,各单位全部在总结一年的工作,为明年的工作理思绪、作计划。而为了配合“省两会”的召开,她们向新闻单位提供的消息大多是自我表彰稿。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反应成就的稿子也是主体读者群最为关注的。所以,假如想省事的话,记者把这些稿子稍微掐头去尾,加上导语和相关新闻素材,也会是一篇信息多多、让人称道的“好新闻”。
  记者也经常碰到这么的事。2021年年初,记者负责联络省发改委当初为省发展和计划委员会等单位。这里的信息多是宏观层面上的全局性信息,也关系着全省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当初地域经济发展处给我打电话,说有一篇重大的新闻需要报道,但这个材料现在还处于调研阶段,有些还不能公开,所以,让我过去,一块商议商议,看看怎么报道适宜。
  我赶快打的过去,省发改委地域协调处副处长郭京堂拿给我一本16 页的调研材料,大致意思是本省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农业园区等各类经济园区为全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郭处长对我说;“小张,本省277 个园区提供了占全省3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这可是个很大的贡献。”她的意思是,让我报道一下全省园区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当初觉着,这也是个不错的新闻,依据材料好好改一下,放些生动的语言,说不定还能上一版进行突出处理。但依据我以前从农业厅、外经贸厅和科技厅得来的情况,全省园区绝对不止277个。便把向省发改委分管园区经济的副主任曲东涛证实,她说,这些园区全部是经我们省发改委审批的,是有正当户口的。她说,她们也知道,有很多园区是相关厅局或是县乡的私生子,正确数字省发改委根本统计不上来。她还调侃,园区少,增加值高,对你们干记者的来说,不是更含有新闻性吗?
  我说回去考虑一下,起身回报社。坐在出租车上,我想这个稿子不能就这么简单发个消息完事,曲东涛所说的“私生子”的事触动了我。有些厅局和县乡的经济园区,为何不按正当手续报批?为何明知不正当,相关部门还要动手脚,把这个“私生子”生下来?园区的作用到底对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回到新闻大厦,我觉着有必须对这件事进行一番具体的调查,搞清那些“私生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接着给省统计局打电话,问询园区的情况,她们告诉记者大约有 800多个,这一下就多出了520多个。但她们同时又说,这个数目并不准,不宜公开报道。既然国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