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IPv6文献综述综述.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IPv6文献综述综述.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16/5/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IPv6文献综述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Pv6 过渡综述摘要: IPv6 融合和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 一种新的协议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过程。本文介绍了 IPv 6 诞生的背景,国内外发展状况, IPv6 较之 IPv4 的优势, IPv6 的原理,应用,及其展望。关键字: IPv6 过渡地址空间互联网协议 协议的第四版( IPV4 )为 TCP/IP 族和 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机制。 IP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了 10 多年,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前互联网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地址消耗严重,即没有足够的地址来满足全球的需要。 IPV4 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32 位的 IP 地址空间枯竭、路由表急剧膨胀、路由选择效率不高、对网络安全和多媒体应用的支持不够, 配置复杂, 对移动性支持不好, 很难开展端到端的业务等,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而 IETF 开发的 IPv6 ( Protocol Version 6 )下一代网络彻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 IPV4 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IPv6 技术较 IPV4 的优越性(1) 地址充足: IPv6 产生的初衷主要是针对 IPV4 地址短缺问题, 即从 IPV4 的 32bit 地址, 扩展到了 IPv6 的 128bit 地址,充分结局了地址匮乏问题。同时 IPv6 得地址是有范围的,包括链路本地地址、站点本地地址和任意传播地址,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地址应用的扩展性。(2) 提高效率:通过简化固定的基本报头、采用 64 比特便捷定位、去消 IP 头的校验和域等措施,以提高网络设备对 IP 报文的处理效率。(3) 扩展为先:引入灵活的扩展报头,按照不同协议要求增加扩展头种类,按照处理顺序合理安排扩展头的顺序, 其中网络设备需要处理的扩展头在报文头的前部, 而需要宿端处理的扩展头在报文的尾部。(4) 层次区划: IPv6 极大的地址空间使层次性的地址规划成为可能, 同时国际标准中已经规定了各个类型的层次结构, 这样既便于路由的快速查找, 也有利于路由聚合, 缩减 IPv 6 路由表的大小,降低网络地址规划的难度。(5) 即插即用: IPv6 引入自动配置以及重配置技术, 对于 IP 地址等信息实现自动增减更新配置,提高 IPv6 的易管理性。国内 IPv6 技术研究现状中国对 IPv6 的研究始于 1998 年, 主要参与者是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通过几年的研究,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和纯 IPv6 实验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高性能核心路由器及其相关 IPv6 技术方面, 国家 863 技术“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专项的高性能核心路由器项目, 研制的高性能核心路由器的背板交换速率达到 40~160Gbps , 包转发率>20~40Mbps ,路由表容量达到 512k 。(2) IPv6 协议研究方面,中国的 IPv6 标准化工作已经启动。首批列入标准制定的内容 IPv6 基本协议、网络总体要求、移动 IPv6 、路由协议等,以后将分批陆续制定相关的中国 IPv6 标准。(3)在 IPv6 其他相关技术研究方面,进行移动 IPv6 网络技术研究、 IPV4 和 IPv6 过度有关的技术研究、基于 IPv6 协议的 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