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政治社会学结业小论文
有关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一种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政治参 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 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 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 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 最大的满足。
在古希腊,雅典城邦内的所有政事都要全体成年男子的批准,这种直接民主 制是最早的政治参与。
现代政治学者对政治参与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从过程的角度,政治参与被 认为是“全国或地方、个人或集体支持或反对国家结构、权威和有关公意分配决 策的行动“[。从功能的角度,政治参与被简单认为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 的行动。狭义上,认为政治参与只包括合法的参与方式;广义上,政治参与则还 包括了诸如消极抵制、集体不服从、抗议、游行、暴动、恐怖活动、暗杀以及革 命等所有能够影响政府的行为。
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要比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政治上更为积 极。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和影响力,同时 也有更多的利益需要维护,也有更多的可能参与各种政治组织。
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公民是政治的积极参与者,相信通过政治参与能够对政 府施加影响。参加选举投票是公民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参与活动。通过选举, 公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公共政策得到民意的支持,政府从而获得合法性。此外 通过选举,公民以选票对政府的工作做出评判。通过参加政党和社团等方式进行 政治结社的活动,可以提高公民自身的的政治表达的有效性。公民有时也参与政 策的制定和对公职人员的罢免活动。公民还通过公民不服从的方式以良心自由的 原则进行非暴力的公共行为。此外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包括随机的参加游行示威、 政治集会,以及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与政府官员的个人接触。
政党是政治参与扩大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了政治参与。在大多数民主 国家实行的是竞争性的政党制度,选民通过对政党候选人的选择,可以对政府行 为实现一定程度的控制。
利益集团与政党不同,其目的是通过影响政府决策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 一般通过政治捐款,参加选举,院外游说等方式来达到目的。
而非政府组织又与利益集团不同,非政府组织从事社会公共利益,政治参与 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影响社会舆论向政府施压。
政治参与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制度化的参与,另一种是非制度化的参与。 制度化的参与,政治参与程度与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其现代化进程 会保持一个良性的发展;反之则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政治参与程度与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民众的政治参与有一套比较稳 定的制度在社会各阶层间起着缓冲的作用。在现代,选举是政治参与中制度化程 度高,公民控制政府最为有效的工具。
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不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不 可预见性。在现代政治中,公民与公职人员的个人接触以及关系网是一种重要的 非制度化参与。但是这种利益表达方式受到经济地位的影响很大。此外,游行示 威、抗议、骚乱等群体性事件也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
在西方,一般认为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为:
投票。能够产生集合性效果,从而影响政府。但投票形式受到定期举行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