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语读书笔记摘抄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中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关键着作。下面是xx给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供大家参阅!
论语读书笔记篇1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慨很深,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统计,它是中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她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表现,孔子学说的关键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好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愉快的嘛!他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么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但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么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愉快。他人不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全部不相同,我们没有必须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了解他人,去原谅他人,这么的人才能够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但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他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全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主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假如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能够消除恶。确实,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漂亮、善良,受到大家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主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但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全部会激励着大家不停的主动进取,在各个领域,全部发挥着主动的作用。
论语读书笔记篇2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仿佛太阳天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仿佛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统计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统计由她的学生编纂,以后记成了论语。我们会以为,论语仿佛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极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全部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一个教育。
我们全部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她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