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答案读韩愈阅读题及答案
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答案
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答案 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材料 ①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
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不过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 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 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她似乎比“仙”和“泉”更含有震撼 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她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 水易名为韩江。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竟然使江河易姓,不但 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因此在潮州驻足的时日, 留给我的不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 经历中,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②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另外,史书记载她还是一位正统儒 理学家。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她担任 监察御史官爵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 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
③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通常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全部留下 仕途失意被贬和流放的历史。但不一样的是,她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 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 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和众不一样,尽管她在被贬官的路上, 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以后,却将本身伤痛闲置 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④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停车仔细观看,见 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 韩愈率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 是潮汕江河鰐鱼成灾之时,当初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继承了远古的迷信传说, 认知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全部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 灵,以求平安。韩愈一向尊重孔孟正统儒理之道,反对神鬼的玄学之说,便不顾 疲惫地日夜游说于江水之边,宣扬除鳄才是自我拯救之良策。潮州自古为客家族 人之领地,其族人把信仰神灵视为灵魂之全部,因此驱鳄之举步履为艰。但生性 执著的韩愈,一直不改初衷,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最终取得了善果,不但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 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
因此,后人一直垂念其德政,在江边立起这个临江亭和亭内的功德碑。其影响之 大穿越了时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1537年),礼部右谏沈伯咸,还特意在韩山写 下了“功不在禹下”的碑文,以示对贬官到潮州后韩愈德政的崇敬。此为韩愈在粤 东的肖像之一。
⑤之二,尽管大唐时期,还属于帝王世袭的封建社会,但在唐律中已 有不许“纳良为奴”的律条。但当初的粤东岭南,处于大唐版图上相对封闭落后的 地域,韩愈贬官到此地时,该地盛行贩卖人口之恶习,地方志中留有“其荒阻处, 父子相缚为奴”的记载。用白话文解析,就是在饥荒之地,有钱人家能收贫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