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陆游和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陆游和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4/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陆游和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陆游和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

  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
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 陆游和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材料 学术界长久流行的一个看法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 的影响,以后从军南征,亲历战争生活,因此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 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伴随生活 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一些改变是很正常的。但 是,诗风发生改变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含有各自的创作 方法并形成了不一样的风格特点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 化的群体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提倡求新求变,假如说黄庭坚在元 祐(包含之前)的诗歌作品含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 以后的作品,则更重视诗歌的平淡之美。黄庭坚在给她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 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收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 家。这种思想能够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 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遵法度,而应灵活利用。江西诗派 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深入说明了怎样利用法度,亦即继 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 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正是因为黄庭坚并不谨守褊狭的门户之见,因此其门人弟子全部以求新 求变为能事。如徐俯曾答客书云:“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 我独知之濠上。”(清波杂志卷5)对她人赞美她和黄庭坚的渊源颇为不乐,显 然意欲自成一家。和徐俯交游甚密的韩驹也曾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 却说:“我自学古人。”(周必大文忠集卷19)正是因为这种追求新变、力争自 成一家的倾向使得江西诗派在不一样时期展现出不一样的风貌。吕本中提出“活法” 说后,“活法”之说,一时盛行于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 化的主要诗学思想。除诗歌发展本身的原因外,吕本中、曾几等江西后学全部经历 过“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和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创作方 法和作品风格发生改变实属必定。
  此足以证实,将江西诗派视作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 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既然江西诗派本身也处于一个不停 嬗变的进程中,曾几又是陆游的授业恩师,则陆游和改变中的江西诗派有某种契合之处便决非无故臆测。
  实际上,陆游终生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当然有多个原因,但曾几对她 的影响绝对不可忽略。陆游晚年为曾几奏议稿作跋,追忆说:“绍兴末,贼亮入 塞,时茶山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某自敕局罢归,略无三日不时见。见必闻忧国 之言。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认为忧,忧国而已。”(渭南文集卷 30)在这篇短小的跋语中,陆游对曾几奏议稿的其它内容只字不提,唯独念念不 忘恩师的这份爱国忧民之情,足证曾几此种情怀对陆游的影响之大。
  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和江西诗派的契合,还能够从她对晚唐诗的态度 窥见一二。剑南诗篇卷45追感往事云:“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 晚唐。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对当初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十分不满。
  而自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