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看法英语看法
应以“党政关系规范化”替代“党政分开” □ 朱光磊 周振超 “党政分开”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含有特定内涵的概念。从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党政分开”是针对“党政不分”的现象提出来的,其思想内涵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不过,由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所造成的模糊认识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政治实践上看,将过于笼统的“党政分开”概念作为相关改革的口号,轻易让别有专心的人以“党政分开”为幌子,兜售西方民主政治的“迷魂药”以减弱和替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宏观角度上看,政党和政权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络,“党”和“政”不可能分开,而只能寻求怎样建立一个更合理的关系。因此,使用“党政关系规范化”的提法,要比“党政分开”的提法更为正确部分。
摘编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反腐败斗争中群众监督的障碍
□ 王蕾
群众监督的思想是邓小平反腐败理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的反腐败斗争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障碍一: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想管。一是自保意识。由此造成了大家对自我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的态度。现在参加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那些直接收到腐败行为伤害的群众,多数人还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二是趋同意识。面对种种腐败现象,很多群众不是去监督阻止、检举揭发,而是感叹“人家真有本事”,并想方设法让自己或儿女也能成为官场中的一员。
障碍二:怕遭受打击报复,不敢管。腐败分子通常掌握一定的权力,而且全部有一定的关系网、保护伞,她们往往利用职权或雇佣帮凶排除异己,对监督者进行打击报复。对此,即使对社会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群众,也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障碍三:对查办结果失望,不屑管。原因一是部分地域查大不查小,顾点不顾面。在惩治大案要案之余,对于面上通常性违纪现象的顾及相对偏少,而引发群众不满的恰恰是这些她们能够切身感受、耳闻目睹的腐败行为。二是举报后无回复或惩治结果不服众。腐败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群众也有一个被愚弄、受欺骗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屑管”的情绪。
摘编自理论前沿
关键考察四种“好”干部
□ 郅公克
组织部门在对干部德才表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