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秋来取乐斗蟋蟀_斗蟋蟀
假如把蝉声、蛙鸣比作夏的“音乐盛典”,当步入“天高云淡”的秋天,蟋蟀最终从蝉鸣的强烈波长压制下脱颖而出,成了这一季节歌坛的新主持人。
“花丛月下总吱吱,正是秋声欢唱时。”可能我和妻为蟋蟀清脆、悦耳、动听的歌唱所倾倒,那天上街,特地从鸣虫市场上买了几只蟋蟀豢养起来,还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明人周履靖著的促织经续增本,从中认真学习捕捉、收买、喂养、斗胜、医伤、治病、繁殖等方法。闲暇时,和妻到庭院中尽情地欣赏其独唱、重唱或合唱,兴高采烈时哼上两句京剧小调作为伴音,那种返朴归真的意趣油然而生。
古人玩蟋蟀讲究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叫“留心于物”,玩物丧志。这其中最经典的代表是“蟋蟀皇帝”宋徽宗、“蟋蟀宰相”南宋贾似道和“蟋蟀相公”马士英,竟然因玩虫而误国害民;第二种境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蟀作为赌博手段;第三种境界叫“寓意于物”,这是最高境界,多为文人雅士所为,如黄庭坚、苏轼、曹雪芹、梅兰芳等。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玩蟋蟀曾总结出此小虫有“五德”:“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发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宇,识时务也。”小小鸣虫竟有此五德,也难怪有识之士,提起它便肃然起敬。
古人云:秋有一乐斗蟋蟀。白露、秋分、寒露,乃斗蟋蟀的高潮期。“勇战三秋”,指的就是这三个节气。既然适逢其时,妻向我提议何不令其争斗、观其胜败,以博一乐?我表示赞同。于是,将家中八只蟋蟀分成四组,让其捉对厮杀。
蟋蟀相遇,开始会用触角分辨对方,两雄相遇必定露出两颗大牙,一决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则是另一番情景,两只蟋蟀会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然后开战。
只见交战双方皆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呲牙咧嘴展开决斗。多个回合以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