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版).ppt

格式:ppt   大小:2,189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版).ppt

上传人:1314042**** 2021/4/5 文件大小:2.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字与书法
语言的成熟和工具的创制使人类区别于动物,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告别了野蛮,汉字与书法的神妙使华夏文化焕发出异彩奇光。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之树滋生和丰茂的肥沃土壤。汉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记录、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从自身的书写形式中衍化出一种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书法。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园地的奇葩。
甲骨文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
“五车出,万里路,三尺剑,一张琴。”文中“五车”、“一张”运用甲骨文中之合体文字,即两字合写为一字。
籀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王国维认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
小篆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峄山刻石》今所传者为宋郑文宝所摹刻,峄山翻刻甚多,而尤以郑氏为最精。以上诸碑是秦篆的典型,其特点是用笔匀净挺瘦,提笔疾过,圆融峻整,其笔法又如玉筋、钗骨,所以秦篆又称“玉筋篆”
三老忌日碑
汉字的演变

铸、写
铸、写
铸、 写、 刻

刻、画




小篆
大篆


帛书
书简


甲骨文
陶器
符号




隶书
行书
草书

先秦

夏商
新石器
时代


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行书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