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补丁打出新漏洞:linux漏洞打补丁
红楼梦第十三回,依脂本所批,“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靖本脂批还揭示,删去内容有“遗簪更衣诸文”。因了这一删改,致使此处情节发展脱节,前后因果缺乏联络,出现了很多漏洞。秦可卿的死因便成了红学一大疑案。新旧红学家对之做了不少的研究。自俞平伯等人研究证实秦可卿并非死于病疾,而是在天香楼自缢身亡①以后,七十多年来,这一论断几乎成了定论。多年来刘心武的研究使这一疑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②她将这种研究结果,结合主观想象力,创制出了学术小说秦可卿之死③,为红楼十三回的漏洞处打上了“补丁”。
此作上连张友士诊病,金寡妇磨牙。阿凤点戏,周瑞家的送宫花;下缀可卿托梦,尤氏病因,瑞珠触柱,宝珠扶丧,贾珍器丧,樯木寿材,戴权来祭,死封龙禁尉等情节。又依脂批对“遗簪”“更衣”等细节疑案作了对应解释。一如作者所言,是一块“补丁”,补出了曹雪芹因非艺术原因此删去的相关“淫丧天香楼”的一段内容,并用形象推衍了曹公当日被迫忍痛删去、修改此段的原因是严酷的政治和文字狱,作出了有别于任何红学家的新看法;秦氏本应是当朝公主,因父事败,获罪削爵。作为政治赌注被贾珍历经艰险自幼收养在宁府。后虽和贾蓉成婚,珍秦二人却真情相倾。逮至秦父亡故,令其“归身”……二人在天香楼烈火爆炭般地焚燃以后,可卿遂自缢“归身”……
来自政治的力量和要求,即为殉父亲的未尽大业,亦为了不致于祸及贾府,秦可卿缱绻于贾珍神武的性爱以后,“溘然仙逝”……此说增大了秦可卿、贾珍等人身上的政治容量,将贾府的生存境况置于险象环生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使得红楼梦的内蕴更趋惊心动魄。同时,也解开了秦可卿身上很多的解而未可的疑窦:出身“营缮郎”寒微家世的秦可卿,却和贾府嫡传玄孙结了亲;且又举止高贵,大家气派非同平常,其卧室置挂着很多皇亲国戚的物品,她在贾府众人心目中的地位,所受贾母等人的溺爱等,全部和她的出身相矛盾。何况作为贾府最晚辈的重孙媳妇,她的死已搅得贾府心神不安,又有北静王、戴权等皇室、宦官破例赶来亲祭,等等。秦可卿之死的出现,使这些漏洞得以较合理的填补。此诠解确有惊民骇俗之处。这座新奇的构筑,其基石是合情合理的红学研究结果。但作为挂缀在熠熠生辉的“雀金裘”上的一块“补丁”,尽管四围连缀,色色似谐,能骗过贾母的眼睛,但它毕竟是一块“补丁”,极难和红楼原韵浑然一体。读过红楼的读者,自然带着一个阅读惯性、带着将“补丁”和红楼原作相融汇的惯性来读此新作,难免发觉部分不大“对味”处,一并说出,以求正于方家。
秦可卿,作为贾府押在政治赌场上的超级赌注,作为贾府深入飞腾的政治企图的载体,作品中被当成作家理念显现的符号。在此人物身上,理性的感知有余而饱和着生活底蕴的感悟不足。作家过量地给予了她政治内涵及封建因子,如她经血不调的病因是起于过分的焦虑、七八成来自那渺茫而遥远的“父亲大业”或凶或吉的信息。她处心积虑,梦寐以求那有可能恢复的公主身份。当得到江南父亲将派张友士以太医身份前来暗地联络时,她投入了全部心血和热望不放弃任何一次联络机会,一日三四次地脱换那件“绣有黄花、白柳、红叶”的衣裳,插起一支“黄莺叨蝉的八宝银簪”和未曾谋面的“太医”暗号联络,太医们对其衣、簪毫无反应,她在一次次失望中仍不气馁,最终等来了自冯紫英家请来的张友士,得到了“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