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观草海观沧海草海观鹤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观草海观沧海草海观鹤记.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观草海观沧海草海观鹤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草海观沧海草海观鹤记
正月初三下午从贵阳坐火车到草海站,夜宿威宁,初四一早就赶到县城西南边的草海。沿着西海岸坎坷不平的马路,边走边看边惊叹――阳光、蓝天、黄草、绿海、和层层叠叠隐隐约约的灰蓝色的远山……看成群的雁鸟从头顶阵阵飞过,什么颈椎肩周的不适感统统全部消失了。沿途左边就是茫茫的海子,右边是破烂的村庄散落在横蛮的山岗上或山湾里,鸟儿偶然的鸣叫声平添了这片山村和海子的寂静。
  只有进入草海,黑颈鹤才能看得真切。找了一艘平底小船,船主站在船尾,撑起竹篙,小船稳稳当当沿着沟渠缓缓移动,向冬天草海的黄草更黄处漫溯。
  草丛里不时有水鸟窜出低飞,漫游的鸳鸯出双入对,黑鹳、白鹳分明着它们的两极世界,然而黑颈鹤却把这黑白两色同翎于一身,在草丛中、在浅滩上悠闲地觅食,一视小船靠近,立刻振翅高飞,成双成对,相互呼叫,相互照应。
  “警露精神异,冲天羽翼新”、“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这大鸟对古人的吸引,不但是它们优雅的外形,更是精神层面的。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鹤“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而身置在此刻此景之中,单单只是忽高忽低忽远忽近追逐它们的姿态、线条和色彩,双眼就完全迷糊了,竟生出无故感慨来:为何不能多长些眼睛呢?!难怪大家要潜心修佛修道,直到天目打开,这世上的全部美景尤物全部能尽收眼底了。
  船在湖心漫游,心随“风神”荡漾,灰蒙蒙的威宁城横亘在海上,如同海市蜃楼,飘飘渺渺;仙鹤在蓝天和碧水、城镇和乡村、富人和穷人、好人和不好的人之间自由翱翔,翩翩起舞。世人全部说神仙好――但神话小说里神仙们的生活也有贵贱、雅俗、道法高低之分。在人间,谁不向往那种自由自在亲疏有致恬静惬意的生活呢。
  草海的鸟儿似乎已经为我们做了回复。
  湖心的水域是大片的绿和大片的蓝,蓝绿之间有麻黄色的沙洲、小渚。待小船慢慢靠近,沙洲、小渚像烟雾一样从水面腾空飞起,原来是斑头雁、野鸭群密聚在水面而形成的“凫渚”哦。鸟儿们拍打着翅膀,噼噼啪啪,声音清脆,真仿佛从远处传来的鞭炮声。
  中国是鹤文化的滥觞,然而春秋时期卫懿公好鹤亡国。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这么描写: “公若出游,其鹤亦分班从幸,命以大轩,载于车前,号日‘鹤将军’。养鹤之人,亦有常俸。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窃认为,养鹤而不养民,玩物丧志,亡国是难免的。在草海,假如说单一发展经济能够冠认为养民而能够任意破坏鹤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多年以后,鹤绝人亡的事也不会是耸人听闻吧。
  在今天,鹤存人兴已是一个生态常识,但以前人鹤争食的事件和行为此起彼伏,历来就没有停止过。1950年代的“以钢为纲”,草海周围的树林被砍伐殆尽;1970年代的“以粮为纲”,有些人信口雌黄:草海地势高,离太阳近,不但能够种单季稻,还能够种双季稻。结果,动员8000民工耗资130万元大干两个冬春,“填海造田”丧失了近三分之一的湿地。改革开放后的1 980年代,全民下海,“以商为纲”,草海里的鱼虾曾遭到毁灭性捕捞,甚至在海边就有些人煮鹤烤鱼,或果其腹,或享其熬。
  现在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