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黄金走廊大崛起完整版黄金走廊普利街.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黄金走廊大崛起完整版黄金走廊普利街.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黄金走廊大崛起完整版黄金走廊普利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金走廊大崛起完整版黄金走廊普利街
普利街20世纪前叫柴家巷,为西关“八大巷”之一,十分僻静。商埠开通后,为方便和老城的交通,1908年在西圩子墙英贤、(原叫迎仙门)和麟祥门之间又开了一道被人俗称为”西墙小门”的普利门,柴家巷随即拓宽后更名,和商埠区最关键的东西干道经二路接上头,成为大家来往于旧城和商埠间的必经之地。部分有眼光的工商业户也看准了这块旺地,纷纷来此建商号、作坊和宅院。很快,这条街便形成了以五金交化,土产杂货、鞋帽、绸布为主的商品集散地。商品中尽是些日用必须品,什么套马车用的绳索,粉饰家俱用的土漆(大漆),照明用的煤油灯、瓦斯灯等等你不用费劲,唾手可得。
  作为连接老城和商埠的纽带,街上的建筑不一样于城里,而较多地受到商埠区内外来商业建筑的影响,拱廊,拱券门窗等西方建筑手法利用更趋熟练,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及新工艺被广泛采取。而和商埠区的纯粹的洋房相比,这里的建筑又大全部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硬山两面坡顶,院落也为多进四合楼院。很多商号还保持着明清盛行的前店后坊或下店上居的传统风格,表现出济南和生俱来的矜持、稳重,中庸的“城市性格”。
  有名的商号中除了五金交化外还有泰康食物企业、朝天锅饭店、草包包子铺、谦祥益绸缎店,谦恒吉鞋店、普华鞋店、厚德堂中药店,赞玉堂中药店和廖隆昌瓷器店等等。伴随1949年后对工商业的改造,大多改变了经营方法。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泉城路不停拓宽,纬四路、大观园和人民商场的综合型商场的改扩建,这条街的商号有的迁址,有的歇业改行,街道也逐步冷落。但上世纪80年代后,包含我在内的很多市民来这条街为“打家俱”买油漆之类,刚刚崭露头角的小鸭牌洗衣机的维修部就设在路南。在普利街动迁前,流传下来的老店只有草包包子铺和普华鞋店,但店面和企业的”内核”一样,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济南人爱吃面食,但以面食为主的大店不多,大全部是小门脸儿或沿街叫卖的小摊贩。在此街15号的草包包子铺算是其中的老大了。在济南话乃至北方的方言土语中,“草包”是句骂人的词儿,相当于“笨蛋”,很不中听,却成了这家包子铺的创始人张文汉的外号。张文汉是济南泺口人,曾在继镇园饭庄当伙计,因生性憨厚、埋头苦干,缄默寡言,掌柜的和瞧不起她的师弟兄们只让她包包子,不许干其余。今后便没人喊她的大号。抗战爆发后。
  “草包”家人逃到城里,在友人的帮助下在西门里太平寺街租了两间房,开起包子铺,店名干脆就叫“草包“。以后店铺迁至大观园,上世纪40年代初又迁至这条街三元街巷口,即今天的位置。因为她做的包子皮薄、馅多、味美、灌汤,很快便传遍全城。大家买包子时干脆就简称“草包”。
  改革开放前,每当逢年过节亲朋挚友团聚,或着乔迁“温锅”等等,谁能吃上“草包”便够档次。现在,门脸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在方法上也有了很多不一样。除包子外,干炸里脊。爆炒腰花等鲁菜家常菜也成了店里的拿手好菜。但最令“老济南”心仪的还是那“草包”,和包裹着包子的荷叶清香。
  在街西路南的普华鞋店,在济南老年人心目中很有地位。始建于170多年前的这家老字号,创始人邵焕祥很有些气魄。她专做布鞋发迹,想以自己的产品行销全国,便取普照中华之义起了店名。旧时男人大多穿对襟马褂,宽腰灯笼裤,脚登圆口布鞋。这家鞋店最令人叫绝的就是干层底布鞋和用礼服呢做的皮底布鞋,和”老头乐”毡鞋。这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