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行为分为涉税走私犯罪行为与非涉税走私犯罪行为。根据走私行为的本质特征,在对走私犯罪行为的认定过程中,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之间的界限问题。第四章走私犯罪的主体及其司法认定。本章首先介绍了走私犯罪主体的概念、特点;对单位走私犯罪主体进行了重点讨论,分析了单位走私犯罪主体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然后,探讨了单位走私犯罪主体的认定,包括单位走私犯罪中自然人主体的认定,以及单位走私犯罪主体认定中的几种特殊情形。第五章走私犯罪的故意及其司法认定。首先阐述走私犯罪主观故意中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其次,分析刑法理论界对走私犯罪主观方面存在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争,认为走私犯罪的故意应当包括间接故意;分析了走私犯罪主观故意中的认识错误,包括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和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并阐述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以牟利为目的?是否构成走私犯罪的必要条件的争议,笔者认为,走私犯罪的构成并不以此要件为必要。最后,本章节探讨了走私犯罪中主观明知的推定问题,应当在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推定予以辅助司法裁判。第六章走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首先,探讨了理论界对走私犯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的相关争议,笔者认为,无论是走私犯罪中的结果犯还是行为犯,都存在着犯罪未遂形态的现实可能性。随后,分别对走私犯罪的预备形态、未遂形态和中止形态的概念、构成条件以及认定标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尽管走私行为的样态具有多样化的方式,但是我们在对走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进行司法认定时,仍然必须结合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法律构成要件与走私犯罪的不同行为方式进行具体的司法裁量。第七章走私犯罪的共犯。首先,简述了走私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包括主体条件、主观故意条件、客观行为条件三个方面;其次,对走私共同犯罪的形式和分工进行了探讨,关于走私共同犯罪的形式可分 3 为简单的共同走私犯罪和复杂的共同走私犯罪、一般的共同走私犯罪和特殊的共同走私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走私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走私犯罪。从走私共同犯罪的分工来看,走私共同犯罪行为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实行行为、帮助行为和教唆行为等几种类型;随后,笔者从正犯与共犯,组织犯、帮助犯、教唆犯,主犯、从犯、胁从犯等方面论述了走私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第八章走私犯罪的罪数。针对司法实践中走私犯罪案件所涉及的罪数问题,笔者对其中的一些特殊情形进行了细致分析。本章主要就走私犯罪中的继续犯、连续犯、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犯等问题进行了一一界定。此外,由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走私犯罪中的法条竞合、想象竞合等问题也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如果一次走私行为符合数个走私犯罪的犯罪构成,实为数罪,应按照并罚的数罪来处理。对走私犯罪中的放纵走私罪与走私犯罪行为,应当在承认其属于法条竞合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的处罚原则予以最终的司法裁定。第九章走私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首先,基于当前我国对走私犯罪的立法现状,我国走私犯罪在立法层面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主要包括立法体例安排上有失衡之处、罪名设置不合理、罪种划分标准不统一、刑罚配置不科学且过于严苛等问题。基于前述存在的问题, 本章节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走私犯罪的立法建议,包括重新设置走私犯罪的立法体例、完善走私犯罪的罪名设置和刑罚配置,限制走私犯罪的死刑适用、进一步细化走私犯罪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等内容。关键词:走私;单位走私;主观明知;未遂;共犯;立法完善 4 Abstract The crime of smuggling is a long-standing statutory recent years,large-scale smuggling crime has basically been checked,but as the situation develops,especially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new smuggling sophisticated.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pecial studies of smuggling paper is divided into nin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overview of crimes of smuggling. Firstly,the author discuss several views about the concept of crime of smuggling by scholars,and analysis of these ideas Then discussed the history of the legislatio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