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部分、城市建设
概说
(一)中国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手工业区和商业区;
居民区
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秋);
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的城市模式。
城市中的设施
;
,有城与郭的设置;
,绝大多数采用南北方为主的方格网布置,但根据地形不同,也有差别;
西安钟楼(明)
北京鼓楼(清)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
(主要在早期,没有基础,平地起城)
(大兴城废旧建新,元大都新旧城长期共存)
,如南京、北京
古代都城的建设程序和布局
建都城程序:首先,宫城、皇城,然后,都城和外郭城;
布局:宫城居于首要位置;
其次,各种政权职能机构、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
最后,一般庶民住处、手工业、商业地段。
古代都城列举
我国著名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长安城街道有“八街”“九陌”,通向城门的八条主要干道既是“八街”。
(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大兴城的建设是由高颖和宇文恺二人具体负责,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髓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明清北京成的特点:
其一,明清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
其二,城市布局应用了强烈的中轴线手法,重点突出,造成宏伟壮丽景象;
其三,北京城市的街道,基本是以元大都为基础;
其四,居住区在皇城四周,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型居住地段,民居多以四合院形式存在;
北京永定门(192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