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1近期民生新闻稿件从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近期民生新闻稿件从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4/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近期民生新闻稿件从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近期民生新闻稿件从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摘要:新闻播报形态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风向标,它直接影响着、预示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走向。近几十年,民生新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经过对新闻播报形态的三阶段划分,揭示出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对民生新闻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播报 民生新闻 “说新闻”
  播报,指的是播音员、主持人将信息的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传输时的语言状态,也称“新闻播音”①。播报着重强调播音员、主持人有关新闻信息的传输,这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进行播报最为主要的目标。经过有声语言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流通,确保受众能够听懂新闻信息的要义,实现新闻传输的功用。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信息的有声语言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除去本身扎实的基础功外,还包含对新闻的感受力、知识背景、时代背景等。不一样时期,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信息处理表现出不一样的语态、语速,这种微妙的改变能够反应出中国新闻业态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民生新闻诞生以来,新闻信息播报形态的改变能够愈加有效地反应出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现有播音员、主持人面对社会转型表现出来的价值选择,也有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所带来的新鲜气息。
  新闻播报形态极难进行正确的划分和界定,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以历史为轴,以新闻播报形态的微妙改变和新形式的出现作为主要标志,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人民广播创办的延安时期开始到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1998年香港凤凰卫视时事早班车开播;第三个阶段是从1998年到今天。这三个阶段新闻播报形态的改变和中国新闻业态发展有着必定的联络,这种联络现有新闻适应时代需要的根本性要求,也有新闻本身发展的内部规律。主要的是经过新闻播报形态的划分能够分析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发展和趋势,并就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有效的论证。
  第一阶段:民生新闻是否已经诞生存在争议
  侯迎忠认为:“电视民生新闻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本土化和人本色彩,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足利用当代传输手段,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和观众的距离。”②依据侯迎忠总结的民生新闻范围,能够逐一对照分析,中国民生新闻到底是一个全新的新闻形式,还是一个有着传统和当代不可分割的新闻延续。
  第一阶段起始于延安时期,经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早期、抗美援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不一样时期,在各个时期新闻全部起到了主要的宣传作用。该阶段新闻传输最为主要的功效是政治功效,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广播系统关键围绕统一战线宣传、战争战况报道等,这些新闻信息组成了新中国成立前新闻播报的主体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早期,电视开始进入百姓家庭,即使还未普及,不过电视新闻传输已经成为新闻传输的主要形式之一。依据侯迎忠所说的“当代传输手段”,电视应该算是当代传输手段的主要载体之一,当初播报的内容受新闻组织机构规模、新闻采访水平、设备技术现实状况的限制,还不能大范围关注百姓民生等问题,受当初政治环境的影响,新闻播报关键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关键集中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包括民生方面的新闻内容偏少,不过这不能说这个时期就没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