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硬人”张奚若阅读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硬人”张奚若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4/1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硬人”张奚若阅读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硬人”张奚若阅读答案

  “硬人”张奚若
  王小民
  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张奚若是一位可圈可点的人物。这位连蒋介石全部敢骂的大学者,为中国的自由和民主引领了时代风骚。
  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这个个性在于她能保持独立人格,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批判社会的不正常。80年前,张奚若曾被徐志摩称为“一位有名的炮手”。徐志摩很欣赏张奚若的个性,她认为“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她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着苍苔的”。“她的身体是硬的”,我想,徐志摩是真正领教过张奚若的,她的评价一点全部不过分。
  张奚若之因此被称为“硬人”,多半在于她有真才实学。辛亥革命前夕,张奚若到上海求学,并很快投身革命,认识了于右任、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奔走于上海、武汉、北京、西安和日本东京等地,为购置军火、发动起义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辛亥革命后,张奚若看到革命党人的短处,于是,她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起初,张奚若想学土木工程,但因为对数学不感爱好,加上她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仿效西方民主制度”,因此还是选择了政治学专业。这一去就是十二个年头,她不但取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还去德国科隆大学进修,并考察了欧洲各国民主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从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等到她回到祖国,发觉我国的政治和自己追求的政治理想完全不一样。就凭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张奚若“硬”得有理。
  1929年,张奚若受聘至清华大学任教,教授西方政治思想。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在当初,有些人把大学里的政治系谑称为“升官系”,经济系则被标为“发财系”,所以,时任政治学系主任的张奚若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以区分大家印象中的政治系。在当初,报考政治学系的人很多,张奚若对此颇不满。一次迎新会上,张奚若向新生大泼冷水:“假如你们来政治学系的目标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国民政府不大喜爱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假如你来此的目标是想当一个学者,我能够老实告诉诸位,四年时间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不仅对新生如此,对毕业班的学生,她照样浇冷水。当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的何兆武这么回想道,有一次她提到冯友兰的新理学,说:“现在有些人讲‘新理学’,我看了看,也没有什么‘新’。”她没有点冯先生的名字,我们当然全部知道说的是冯友兰,因为1941年新理学在教育部得了一等奖。其实课上扯扯闲话挺好,你能够从她的自由发挥里知道她真正的想法,这是书本里学不来的。
  张奚若不仅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能坚持己见的民主人士。可能是所学的和所教授的专业全部是政治学,她尤其关心时局动态,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和百姓民生问题,动不动就要痛骂政府。张奚若的出现,让国民政府多了一面镜子,但这是一面高贵的镜子。1946年初,就在政协开幕前夕,张奚若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做了一次大为轰动的讲演,听众达六七千人,她在正式讲演前大声说:“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她说,请她下野。这是客气话。说得不客气点,便是请她滚蛋!”张奚若的举动,有时候让很多高层人物全部感到难堪。抗战期间,她以无党派著名人士身份被聘为国民参政员。有一次国民参政会开会,她当着蒋介石的面讲话批评国民党的***和独裁,蒋介石感到难堪,就打断她的讲话:“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今后不再出席参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