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中秋节的习俗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中秋节的习俗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4/1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中秋节的习俗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上官惠作中秋望月图局部庚寅1770年中国嘉德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怎样。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作为中国现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早在唐代就已初具节日气氛,赏月、玩月、宴饮等中秋节俗渐成规模。据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统计,全唐诗中咏八月十五中秋的诗歌达111首之多,出自65位诗人之手。透过这100余首来自唐人诗情画意的中秋歌吟,我们可大略探查到唐人中秋节俗的些许况味。
  “平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中秋节为何定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亦称仲秋,本指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并非专指八月十五。据考,中秋节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以后祭月的成份逐步为赏月所替换,这一节庆活动也被给予新的含义延续下来;至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又经唐人玩月、赏月的筛选,才逐步将中秋锁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欧阳詹玩月诗序就认为八月十五“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这时候“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和之疏凉,神魂和之清冷”,正是赏月、玩月的最好时机。她的这一看法立即得到同在华阳观赏月的众文人赞同,于是乃作玩月诗以乐。栖白在八月十五夜玩月诗中也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非同通常:“平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唐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勇于实践,赏月之事也不例外,以为八月十五赏月好,于是就有大家在八月十五去赏月,最终中秋赏月便凝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赏月、玩月之风始见于魏晋诗歌,谢灵运怨晓月赋、谢庄月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等诗作均和玩月相关,不过和唐代玩月诗相比,魏晋玩月诗一个是数量少,一个是几乎没有明言吟咏八月十五中秋月亮的。从这一点来看,应该说是唐人给予了八月十五以非同平常的价值和节日意义。
  唐人爱月,同时也在诗歌中给予了“月”意象多重意义和价值。笔者据电子版全唐诗库作了一个统计,在近五万首全唐诗中,涉月诗歌约5377首,占到近11%;在唐人眼中,月之改变不胜枚举,有凉月、暑月、松月、素月、清水月、关山月等,借助这些“月”之意象,诗大家有的发闲适幽情,有的抒不遇惆怅,有的发怀古之叹,有的抒相思缱绻,当然还有的抒发对团圆的渴盼。正是在这么的大量的赏月实践中,唐人发觉中秋满月最适宜“玩”。中唐以后,在中秋满月之时,玩月之风渐盛。那么,唐人玩月、赏月全部到哪里去?又有什么玩法呢?
  寺观是唐代文人八月十五的常到之处,白居易华阳观中秋夜招友玩月、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欧阳詹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全部是记述寺观赏月乐事的。有时大家也在船边或水边玩月,裴夷直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描写了“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的感人情景;许浑在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中提到“去年今夜醉兰舟”;而羊士谔也有褒城驿池塘玩月的经历。另外,高处也宜赏月,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云:“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甚至为望月之便还计划修建专门的望月台,后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如愿。
  其实,全唐诗中还统计了一个唐人玩月的独特地域,那就是禁直宫苑。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