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书法隶书毛笔字学习毛笔字书法入门
隶书是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一个字体,其风格改变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委婉或空灵,不一而足。下面xx带给大家的是书法隶书毛笔字,期望你们喜爱。
书法隶书毛笔字欣赏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1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2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3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4
书法隶书毛笔字图片5
隶书学习浅谈
王墉
一、隶书的学习和创作
隶书是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一个字体,其风格改变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委婉或空灵,不一而足。隶书起源于秦朝,成熟于东汉,没落于唐宋。清末则异军突起,名家辈出,继承汉隶遗韵,伊秉绶、邓石如、金农、赵之谦、何绍基、齐白石等名家大师各具面貌,皆取其一而成名。
学习隶书自有路径,应以汉隶为根基,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临摹和创作。然而现代隶书创作多以展览为主,篇幅高大,纯用汉隶进行创作会有一定的难度,须参考明清隶书诸贤的大型条幅创作,以增强气势,再加上汉隶的古茂、雄沉及金石气,融合当代展厅有程度的装饰、色彩搭配、适度做旧等手法,使作品古今结合,夺人耳目。现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又能展现作品深厚的传统内涵。
二、目前隶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隶书创作以小字大篇幅居多,多以二、三、四个条幅拼接在一起,字写得工稳平和,字形娟秀,章法以平稳为主,面目比较单一。汉碑朴茂、开张、雄浑之气象极为罕见。
部分习书者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临摹尚可,而提笔创作,便两眼茫茫、大脑空空,无所适从。个人认为,临摹和创作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不能够临摹就是临摹,创作就是创作,这两个月临摹,下多个月创作,这么做很不可取,应该把临摹和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幅经典书法作品无非三个要素:笔法、字法、章法。对笔法、字法、章法的规律要掌握清楚,重复琢磨其中的改变规则,做到学古不泥古。熟练掌握笔法的中锋、侧锋、笔尖、笔肚、笔根的利用,线形的改变,和字法中的大小、方圆、背向、奇正关系和章法中的聚散、上下字之间的行气、左右行之间的穿插避让,这些全部是一幅书法佳作必备的多种原因。掌握了这些原因,在临摹创作中加以利用,则事半功倍。
三、隶书的美学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很特殊,其继承了大篆金文高古、朴茂、凝重的优点,又变金文的瘦长为扁方,变金文用笔的圆浑为方整。金文的不可辨识性在汉隶中得到了解脱,变不可识读为可识读。同时衍生了很多新体,章草、今草、楷书等,皆从汉隶中生成,其承前启后的地位毋庸置疑。
汉朝四百余年,隶书得到了长足发展,异彩纷呈,流派众多。大开通线质圆浑、劲健,章法如铺街之乱石,极具空间意象之美,和西方艺术空间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石门颂纯以篆之线为主,圆浑舒展、劲健华滋,无蚕头燕尾之俗笔,在汉隶中独格高标,似鸡群鹤立,实在妙极。张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