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6
文档名称: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对策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56KB   页数:10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对策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4/10 文件大小:5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对策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生心理健康 与教育对策
吉林省教育学院 代文伟
******@
基础理论
一、健康涵义
二、心理健康实质
三、心理健康标准
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类
Company Logo
实践应用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方法与途径
三、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诊断与教育对策
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基础理论
一、“健康”涵义
美国医学哲学家鲍尔说:“什么是疾病?凡是与健康不一致的都是疾病。”
我国的《辞海》把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强调人身体的健康。
Company Logo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从社会学角度将健康定义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健康的新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在心理和生理健康两部分中,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都可以纳入心理健康的范畴。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心理健康实质
(一)心理健康运动
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翌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3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1959-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重视心理健康。
Company Logo
(二)心理健康实质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情绪稳定、智慧敏锐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凯兹和刘易斯)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育正常,心理状态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良好和心理潜能得到发挥。(陈忞)
首先,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系统及其机能处于灵活、协调、完善的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各个环节稳定运行且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状态。
其次,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三、心理健康标准
(一)智力正常:一般来讲,智商在130以上的为超常;90以上为正常;70-89之间为偏低;70以下为落后。
(二)情绪适中:指情绪的产生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随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积极的、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