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音乐对儿童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12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音乐对儿童的影响.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21/4/11 文件大小:1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音乐对儿童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
举报 |
2007-06-06 10:54
回复
畅响视听
2楼
                                  文/程 英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领域,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或许能回答我们这些问题。 
一、"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审美与快乐" 式幼儿音乐 
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 
"主体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常是为了让孩子学****唱几首歌、跳几个舞、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等等,是一种注重知识技能学****与训练的"标准化"音乐教育。这种教育常用一种***的、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幼儿的音乐活动,要求幼儿逼真地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千方百计地诱导孩子们说出预定的标准答案。在这种教育之下,儿童缺乏对音乐独特的感觉和思想,只有众口一词的同一理解与极为相似的动作,不可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儿童的生命只有在主动与自由中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审美与快乐"
 式幼儿音乐教育强调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体验。 
2. 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与训练为核心的"功利性"音乐教育。这种音乐教育强调认知性目标,它关注的重点是幼儿学****和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数量和质量,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是附属的、次要的。"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认为,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挖掘音乐中美的因素与美的力量,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音乐教育的认知与教育功能,是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但这不是说幼儿音乐教育就排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相反它认为音乐知识技能的学****有助于幼儿享受音乐,但儿童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不应成为负担,而应像许卓娅教授提出的那样:"让儿童在追求把握感动了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其中的知识技能作为作品活生生的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及时把握。" 
 "愉悦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训练性"的教育,强调通过艰苦的学****与训练获得一定的技艺。先苦后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这种音乐教育从***的视角出发,把孩子们纯粹快乐的艺术活动变成艰苦的学****和工作。"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是幼儿人人愿意参与的,是在快乐的游戏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的美、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并学****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技巧的"愉悦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是"模仿性"的音乐教育。它强调幼儿对现成音乐的模仿与再现,把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表演技巧上。教师总很得意幼儿能逼真地模仿自己的声音和动作,常为幼儿学得像而高兴。但幼儿其实仅仅是眼里有教师的示范,耳边有音乐,心里却无音乐。我们在实践中就经常见到,这些幼儿一旦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即使听着音乐也不知所措。"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是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它鼓励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与想像。德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就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观察、模仿只是基础,创造才是最终目的。虽然儿童的音乐创造十分肤浅幼稚,但却充满儿童特有的情趣,我们认为,它与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与价值。 
举报 |
2007-06-06 10:54
回复
畅响视听
3楼
  、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的"综合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受分科教学的影响,过于注重音乐独立的体系,常将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截然分开,有时甚至将音乐的几大块内容(如歌唱、韵律、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也分割开来"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从培养幼儿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着手,倡导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发挥音乐内容的整体审美效应,同时在保持音乐艺术课程独立的前提下,将音乐、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从整体上加以同构,使幼儿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幼儿综合的、整体的审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