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是你儿子读后感:母亲我是你儿子读后感
最近30天猛看阿加莎,看的有点审美疲惫了。她的书,看几本就能够猜准结局了。看了几十本以后,连凶手全部懒得猜了,累。随手翻本新书来看,是孙睿的我是你儿子。
名字有模拟王朔之嫌,文字也是,不过她可能就是打定主意走王朔风格的。没看过她以前的书,知道有本草样年华,看了开头,是讲校园生活的,没了兴致。我天天搁校园里待着呢,再看校园小说不把人活活憋死。
花了一个下午看完。通常来说我看这类通俗易懂的书全部期望赶快看完,因为放一下,就忘了情节。有些书,像是昆德拉之类不能忽悠我这种俗人的书,虽说进度比较慢,不过看过的内容,就是死死忘不了,可能是花费了太多脑细胞的缘故。
看了前面大半,越看越以为不好看。不知为何,我对作者这么油腔滑掉的卖弄文字忽然异常嫌恶。可能有些人以为这是小幽默,小智慧,不过我忽然以为这么十分不诚恳。我以为,写小说,还是严谨一点吧,这么磨嘴皮子写小散文能够用用。小说,假如通篇使用,会让人感觉不适的。即使要耍幽默,最好别像韩寒那本长安乱一样,用恶搞的姿态。阿加莎虽说是写侦探小说的,其中的部分黑色幽默我还是比较欣赏的。
从名字就能看出,作者是写父子情的。亲情,通常来说,只要立场站对,总是能一下击中读者的软肋。作者的选题还是可看的。
小说关键是讲述了儿子的成长和父亲的衰老,和围绕父子情的其它部分辅助。作者将大部分笔墨放在了父子间琐碎的事情上,借此展示了父子间感情的改变过程。整个章节是编年体的模式。作者的用意不错,想由小观大,这是很取巧的,因此整本书就情节来说并无多少。
而假如是这么的写法,书的成败就全压在了作者文笔上。类似的书我看过微物之神,印度一个女作家所写,也是记叙了部分事情,来展现多个感情。不过二者一比,我是你儿子显著比了下去。
当然这和二人的写作功底和世事经历还是相关的。首先微物之神的叙述模式是复杂的,直叙、倒叙、插叙不停变换着,不过又毫不混乱,表现作者强大的掌控能力。本书则一直是平铺直叙,过于平淡。
在语言方面,可能是年纪的关系,刚才就说了,孙睿的文字滑头,看的人有些反感,而且很多自认为幽默的话全部靠书中人物说出来,很不合语境。我不相信那些三姑六婆和4、5岁的小孩能说出这些话。微物之神的幽默就比较让人有心神领悟的感觉,或说,有韵味。我以前写作文最烦写景,现在读一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