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陶渊明陶渊明( 陶渊明( 365-427 365-427 ),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在家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 前期( 41 41岁以前), 岁以前), 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 后期( 41 41岁以后), 岁以后),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 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 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 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然是道家思想。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之音。。陶渊明今存诗歌陶渊明今存诗歌 125 125 首,其中四言诗首,其中四言诗 9 9首, 首, 五言诗五言诗 116 116 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陶渊明现存文 12 12篇,其中辞赋篇,其中辞赋 3 3篇,韵文篇,韵文 5 5 篇,散文篇,散文 4 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染力。作者档案姓名: 姓名: 自称五柳先生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陶潜(或陶渊明) 字号: 字号: 生卒年月: 生卒年月: 365 — 427 朝代: 朝代: 家庭出身: 家庭出身: 职业: 职业: 个人爱好: 个人爱好: 东晋农民没落官僚地主喝酒读书写作耕田田园诗人籍贯: 籍贯: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 (公元公元 405 405 年年) ) 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几天的彭泽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几天的彭泽令。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令。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 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 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 说: ““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 人低三下四!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去来兮辞》。辞辞:是战国后期诗人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楚辞。。特点特点: :( (1 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 (2 2)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 )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 ( (3 3)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腰(第(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四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 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 长短句明显增多, 长短句明显增多, 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 写法上讲究铺排;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写法上讲究铺排;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