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村古街周村古商业城位于周村城区中部,占地 17 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古商业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 北有明教寺、千佛阁、汇龙桥, 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 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约公元 1410 年), 明崇祯九年( 公元 163 6 年), 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 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 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 全长 400 米。至清朝后期, 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 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 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 公元 190 4 年), 周村辟为商埠后, 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 近如青岛、济南, 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 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 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谚云:“大街不大, 日进斗金”。作为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大街古商城”, 街区纵横, 街巷幽静朴素, 虽历经百年风雨, 仍保持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规模宏大, 建筑风格独特, 建设水平高, 为山东所仅有、江北罕见, 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 被专家称为“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周村大街古商城位于周村区中部, 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组成,古商业街内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 建于清代的魁星阁, 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 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商业文化内涵丰富, 人文历史源远流长, 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大街古商城总占地面积 公顷,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点保护区-- 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东,新建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占地 公顷, 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区组成; 二是规划控制区-- 指涿河以西, 保安街以东, 南下河街以北, 新建路以南, 以及千佛阁、汇龙桥、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占地 13 公顷。 2001 年大街古商城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整个项目预计总投资 20124 万元。本着“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科学管理、滚动发展”的思路和" 修旧如古" 的原则分期建设。在保持主要古街区原貌的基础上对沿街老店铺全面维修, 恢复孟雒川故居、三益堂印书局, 扩建魁星阁景区, 新建演艺广场、丝绸博物馆、民俗展馆、花灯展馆、钱庄票号展馆等, 整治绕城涿河, 完善配套设施, 用二至三年时间把大街古商城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充分展示中国古商业文化内涵的高档次、高品位历史、民俗文化游览圣地。游览整个景区需要大约 4 个小时。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 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镇, 号称“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 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 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 150 年的发展, 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周村古商城坐落于周村城区西部, 为古老的商业中心所在地, 2001 年被列为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 街区纵横, 店铺林立, 建筑风格迥异, 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周村古商业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古商业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阁、汇龙桥,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 1410 年), 明崇祯九年( 公元 1636 年), 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 北至朔易门, 长约两华里, 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 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 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 全长 400 米。至清朝后期, 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 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 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 年) ,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 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 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游览整个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