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民族舞蹈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概况蒙古族的民族舞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民族舞蹈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概况蒙古族的民族舞蹈.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4/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民族舞蹈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蹈概况蒙古族的民族舞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族舞蹈学****蒙古族民间舞蹈概况蒙古族的民族舞蹈

  少儿爱好网权威公布民族舞蹈学****蒙古族民间舞蹈概况,更多民族舞蹈学****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爱好网。
  云南蒙古族关键聚居于通海县兴蒙民族乡,部分人居住在麻栗坡县的马街区,铁厂区和西畴县的西洒镇,牛厂坝乡、那马乡,少数人零星散居在云南各地。
  云南蒙古族是元代派驻云南的蒙古士兵和官吏的后代,在云南落籍已经有七百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其民族特征发生了对应的历史演变。今天的云南蒙古族在生产方法,衣饰,语言,生活****俗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和内蒙古草原蒙古族有了很大的区分。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善于学****的民族。元亡以后,她们沦为庶民而定居云南,在居住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等方面全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她们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依据不一样的客观条件,向周围的弟兄民族学****掌握了新的生产技能,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发展。
  云南蒙古族的关键聚居地通海县兴蒙乡,地处杞麓湖西畔,北倚凤山,南跨红旗河,包含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陶家嘴等五个自然村。这一带原来紧挨着杞麓湖,曾称作下渔村或渔夫村。打鱼划船,就成了蒙古族人民借以谋生的主要手段。
  除打鱼划船外,她们还从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那里学会了耕作技术,历尽艰辛,把长满芦苇的湖滩开垦成了良田。
  更为令人钦佩的是,发祥于草原蒙古包的云南蒙古族,经过向汉族学****以后,竞以擅长建筑而著名省内,在云南承建了很多著名的建筑物,兴蒙乡因此被誉为滇南的“建筑之乡”。
  云南蒙古族的衣饰经过长久的历史演变,既区分于内蒙古的蒙古族,又不一样于云南其它少数民族。女子衣饰较有特色,通常穿两件或三件长短、颜色不一样的“两叠水”或“三叠水”上衣(未婚少女穿“两叠水”,已婚妇女穿“三叠水”),外露的领口和袖口部分镶有精美的花边图案。头饰也别具风格:两股发辫交叉盘于头上翘成犄角状;戴凤冠帽;脑后有两束红缨,称为“喜毕”。已婚***不戴凤冠帽,而将一块1.5米长的青布折成近6厘米宽的包头围在头上,叫“撮务施”;头前的辫梢不再上翘而成微垂形;生过孩子后,发辫要全部盘在头顶,用包头布蒙严,不外露头发;脑后的“喜毕”也不能再戴了。
  云南蒙古族现行的语言,因为长久和当地彝族交往和通婚,吸收了不少彝语成份。住房为木土砖石结构。丧葬是木棺土葬。婚姻实施一夫一妻制,以前少年男女在七八岁时由父母包办订婚,至十八九岁后再结婚。
  宗教信仰比较复杂,祟奉观音、龙王、财神、土地、土主、鲁班等。其中最为崇敬的是鲁班,过鲁班节时,大家抬着鲁班的塑像游乡串寨,舞灯唱戏,十分热闹。传说旧历四月初三,是鲁班向蒙古族匠人旃班传授木经书的日子,以后又是旃班收徒弟的日子,因此称作“建筑之乡”的兴蒙,每到这一天全部要过鲁班节。另外,观音会也是比较热闹的节日。相传旧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老母过生日,到时要举行“地会”活动,跳虾灯、舞龙灯、打霸王鞭,欢欢喜喜“迎观音”。1979年以后,兴蒙乡经过派人去内蒙古自治区参观学****恢复了早已失传的民族节日——那达慕。
  蒙古族进入云南,带来了她们的草原文化,对云南弟兄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丽江纳西族中,至今流传着一部大型民间乐曲崩石细丽(又称“白沙细乐”),其中包含三段舞蹈乐曲。这部作品相传为“元人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