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浅论伤逝的叙事策略伤逝叙事视角优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浅论伤逝的叙事策略伤逝叙事视角优点.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4/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浅论伤逝的叙事策略伤逝叙事视角优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伤逝的叙事策略伤逝叙事视角优点

  摘要:伤逝作为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自从1925年诞生以来,其扑朔迷离的叙事迷宫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心之一。小说中的“叙述者”涓生,表现作者曲折矛盾的心态。本文拟从叙事策略着手,分析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塑造的矛盾复杂的男性主角“涓生”的内心,达成对作品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叙事策略;忏悔;启蒙者;救赎
  中图分类号: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21-09-0008-02
  伤逝的全文,客观上营造着一个相互矛盾的气氛,小说中涓生的叙述充斥着“大约”、“可能”、“约莫”等含糊的用词,这些词语无不给人带来一个摸棱两可的感受,躲闪的措辞意味着人物的每一语言和手势全部是充斥着肯定是否定的双重对立,也是作者在小说中刻意营造的矛盾气氛。
  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空间上的自我,一个是作为小说讲述者的叙述自我,另一个则是作为小说中小说经历者的经验自我。
  在小说中,这两个“自我”却发出了两种情感基调完全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声音:开篇和结局的那个叙述自我,无疑是一个努力争得自我救赎的忏悔者:“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伤”,“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伤,请求她的饶恕;不然,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伤。”忏悔是深刻而感人的。而文本中的经验自我,却是一个卑怯而自私的男人,她在这段感情中表现出不合时宜的冷漠和理性。于她而言,感情的沉迷完全让在理性的判定。这么一个理性的经验自我,作为感情的亲历者,显得过于现实世故,缺乏亲密情意。小说中两个自我的设置造成了叙事的分裂。叙述自我是深情的忏悔者,经验自我是冷静的经历者。该怎样了解这么的分裂呢?
  二
  涓生用“手记”的方法往返忆,正是因为这一写作方法能够进行选择性的回想,有意无意地便将文章的笔调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手记的主人完全能够根据自己的方法解释事件。
  对于读者而言,假如抛开涓生貌似深情的忏悔不谈,整个小说就是讲述了一个女子被不负责任的男子所抛弃最终悲惨死去的小说。假如小说仅止于此,作者的感情天平也会完全倾向子君,而此文中的作者作为小说的讲述者,则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到了一个较为有利的立场来开脱罪责。首先她的回想是为了自我的忏悔,从而“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她必需把自己的罪责剖析出来,其次她又不能带有十分诚意的忏悔,因为那样的忏悔无异于根本抽闲她思想的根基。
  这么一个忏悔者无疑是很矛盾的。她必需忏悔,必需为自己的罪恶感找到一个适宜的出口,因此我们才能看到文章的开端和末尾那貌似真老实则空洞的忏悔,这么的忏悔只是指明了她是“必需”忏悔的,不过对于自我剖析的详细内容,却是语焉不详的。因此,我们看到涓生的回想过程中她的自我忏悔基础是缺席的。反之,文中到处全部是对于叙事弱者子君自认为深刻的分析和指责:“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需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好一同灭亡”。
  最终,涓生忏悔的基点便只能剩下一点了,即子君的死亡。她所遗憾和后悔的不过是造成了子君最终的死亡,而她认为,造成子君的死亡的理由只是无可改变的事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