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学大师怎么花钱经济学大师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来奖金不菲。最近几年奖金固定在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至140万美元。 面对如此巨额奖金,大师们全部是怎么花的?通常人会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部是经济学界卓有学术成就的人士,理财方面自然也比常人有独到之处吧。但回看历史会发觉,经济学家也是一般人,即便是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们,尽管在学术上全部颇有建树,在投资理财方面,她们的策略不见得比其它人来得高明。用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瓦西里・里昂锡夫的话说,“我喜爱以理论作赌注,但不喜爱拿钱去投机。”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拿到当年近100万美元的奖金,着实苦恼了好一阵子。她最终想出的理财计划,也实在没什么尤其创意:先修缮一下自己在意大利图斯查尼的豪宅,再为自己两岁多的儿子尼古拉斯买一匹矮种马,最终把剩下的钱全部存入银行。不过,蒙代尔把剩下的钱是以欧元存入银行的,之因此兑换成欧元,是因为这位“欧元之父”长久看好欧元。“过去了,蒙代尔是赚是赔呢?”蒙代尔曾经很认真地回复过媒体的这个提问。她说:“我得到奖金后,将它们兑换成了欧元,那是在2021年9月。开始亏了些钱,不过以后欧元回升又赚了部分,因此总的来说应该算不赚不亏。”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打理奖金的方法更是平淡无奇。她只是用18万美元的奖金为自己在旧金山买了一幢房子。不过,这位大师的儿子――戴维・弗里德曼,倒是比她老爸有经济头脑,戴维・弗里德曼潜心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写成一本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通俗易懂,估量版税赚了不少。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道格拉斯-诺思和罗伯特・佛格尔。两人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判定当初道琼斯指数3700点太高了,不适合买股票,因此她们用奖金买了市政免税债券。但仅仅过了30天道琼斯指数就攀升到了11000点以上,两位经济大师追悔莫及。
拿到巨额奖金不盈利也就算了"还有几位经济学家,连钱全部没有到手,就“亏”了部分奖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全部是以瑞典克朗计。假如在奖金到手前发生汇率变动,获奖者们就可能面临贬值的风险。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加里一贝克尔教授就深受其害。加里还没来得及把克朗换成美元以防备汇率波动,就在得奖两个星期后接到一个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称因为瑞典爆发汇市危机,她的120万美元奖金“缩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