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股指期货a股难股指期货难成理财主流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私募、公募、保险基金纷纷准备入场,银行自然也不愿错过这场盛宴,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开始瞄上并紧盯马上推出的股指期货。 确实,高达50万元的股指期货开户资金门槛,将A股九成多散户拒之门外。对于未符合市场准入的投资者来说,除了购置基金,参加银行挂钩股指期货的理财产品似乎也是间接投资的一个不错选择。
商业银行备战股指期货
早在2021年,股指期货套利就曾是众多理财产品追捧的一个新的投资方向。部分银行就曾推出了相关的理财产品,并为投资股指期货套利预留了空间。
像兴业银行在2021年初就曾发售一年期的“FOF+股指期货套利双赢计划”理财产品;民生银行则在2021年发售了两款股指期货套利相关产品,类似的产品还有招商银行的“金葵花”新股申购22期之“新股+套利”理财计划。
然而因为股指期货一直迟迟没有推出,所以这些理财产品在股指期货方面的套利设计,其实形同虚设。实际上,上述产品因为在产品期内没有进行股指期货套利,所以并不是真正的挂钩股指期货的理财产品。
唯一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当数农业银行2021年5月发行的两年期“境外宝”I期股指挂钩型QDII理财产品,是一款股指挂钩型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收益率达%。
现在,即使距离股指期货开闸还有一段时间,但摩拳擦掌的商业银行们已经在主动准备,一边开发挂钩期货的理财产品,一边推介目标用户认购。
民生银行方面1月19日对投资者报表示,民生银行正对新的挂钩股指期货理财产品做主动的对应研发准备,只要一推出股指期货,就会快速推出相关理财产品。
不过,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分别咨询了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深发展,她们表示现在临时还没有新的挂钩股指期货理财产品发售。
难成2021年理财产品的主流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和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接收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指期货推出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将会相对于大行较为主动地推出相关理财产品,因为它们产品比较少,在市场上比不过,就要在创新上比,而大行通常比较稳妥,追求稳健。
在她看来,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比以前严格,将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前期的报备时间提前了5天。监管层的指导思想是不推荐银行做高风险产品,当初2021年年中时曾有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要做股指期货,但还没开始发就被叫停。很多产品在监管层看来,风险比较高,而中资行自己也不太愿意做这种产品,因为设计难度、运作难度比较高。
对于股指期货理财产品是否会受到热捧,李要深并不十分乐观,她认为银行更宜把股指期货操作交给其它投资机构来做,银行的专长不在操作,而在渠道、销售,和对风险的管控,假如照大家比较认可、做得比很好的投资机构来做,产品对投资者也会更有吸引力。
即便股指期货推出,相关的理财产品的推出品种会很少,因为像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这么成熟的指数,过去和之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并不多,这类产品属于很稀少的一部分,不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
而且,她还认为,看一个银行理财产品能否成为主流,要看其投资标的,投资标的是不是市场上品种很多、交易很频繁,比如银行间市场品种,票据、国债、央票、短期债券,或信贷类产品。
李要深表示,2021年占主流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债券类产品和信贷类产品。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