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袁隆平 南川有个“袁隆平”.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袁隆平 南川有个“袁隆平”.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4/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袁隆平 南川有个“袁隆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袁隆平_南川有个“袁隆平”

  冬日,油菜地,南川区农业局农技员罗孝华像往常一样,带着一把卷尺,一个笔记本,在田间忙碌。这块地的主人龚白仲笑得合不拢嘴:“罗技术员,又劳累你了哟。”去年,龚白仲种了四亩油菜,是罗孝华的技术让她每亩增收近50千克,一季增收近千元。
  2021年6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罗孝华自主创新研究的油菜宽行免耕直播法和水稻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取得国家创造专利。消息传来,整个南川轰动了。少施肥,水稻、油菜却能增产!这是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土教授”带农致富的“神话”。
  农民之苦让她想当袁隆平
  罗孝华出身农村,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苦。
  初中毕业后,18岁的她作为家里的关键劳动力,在生产队里修沟渠挣工分,农闲修沟、农忙栽秧,日子苦得没法说,早上五点起床,走七八里路,修完沟渠又得回生产队栽秧。一天干活14个小时,满勤得10分,一年到头,一人分100千克稻谷。这么的生活,让她在深深的叹息中日思夜想,不知道何处才是个头。
  读书!她第一次那么冲动地想读书,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才能有知识、有能力让乡亲们和自己从土里刨出黄金,日子过得更加好。
  有了目标,罗孝华一到吃饭时间,端碗红苕稀饭往地上一坐,就开始看书。1978年,罗孝华如愿考上了涪陵地域农校。但按当初的要求,要上交公粮后才能上学,这让拿到录用通知书的她开始犯愁,最终她只好跑到舅舅家借了100千克粮食交了,才上了学。
  今后,当袁隆平成了罗孝华心中的梦。这梦一做,就是数十年。
  醉心科研妻儿甘愿当助手
  1981年,罗孝华从农校毕业回到故乡。她发觉,落后的耕作****惯,使农民种粮根本就不盈利。
  罗孝华算了一笔账,一亩水稻不施肥产量是350―500千克,而根据农民****惯的方法施肥,亩产可提升100千克,增收200元,刚够买肥料、农药。她还发觉,农民****惯种植“稀大窝”,每亩基础苗在6000窝左右。因为基础苗少,只有大量施用氮肥才能高产。但大量用肥又造成植株嫩绿,病虫害加重,不得不加大用药量,结果,产量不稳定,种植成本高。
  怎样才能既降低肥料成本又增产?经过重复琢磨,她想出了增加用种量、降低施肥的方法,把一亩地的基础苗从6000窝提升到1万窝,这么既能确保产量,又可降低化肥及农药用量。
  创新的东西,往往一开始是没人相信的。没人相信,就意味着没有专题研究资金。莫非让这一想法胎死腹中?罗孝华把心一横,干脆自己搞。
  缺乏资金,她就跟亲戚好友借;没有技术人员,就发动老婆和女儿一起上。她花六千多块钱买了一块地搞试验。修路,建试验房……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很快就跟不上了,试验地还没有开始运转,就不得不结束,把土地急忙转让。打击大,但她并不气馁,最终决定租用农民土地继续搞研究。
  从2021年开始研究水稻节本增效技术和油菜宽行免耕直播以来,罗孝华欠下一屁股债,从一个勤劳的好丈夫变成不做家务事的“懒人”。
  怕农民上坡了找不到人,她天天早上七点就到地里,而回到家里,已是夜深人静。妻子王惠容天天全部等着罗孝华回家,吃过饭,默默地去给她洗那一堆堆沾满泥巴的衣服。王惠容说:“从2021年开始,老罗半个小时不做和研究无关的事就坐不住,挞谷栽秧的时候家里更看不到她的影子。看到她这么投入,我一心只想支持她,我把做生意的钱全部给了她,家务事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