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走路的树》反思裕兴学校汪文爱《“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闪光的金子”》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三篇课文,这三篇课题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用上了双引号。通过学习过程中学生都知道,题目中的“黑板”“太阳”“闪光的金子”不是真的黑板、太阳、闪光的金子,而是有特殊的含义,双引号在这儿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可是学到第八单元《会走路的树》时,有一个学生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黑板”跑了》的“黑板”有双引号,而《会走路的树》里的“树”没有双引号呢? 这位学生平日学习比较懒散拖沓,可是你不能否认这样的问题只有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才能提出来。这里我想到了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遵守纪律,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孩子;可有的孩子就像“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 这个问题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于是我如实地告诉他,他的问题提得非常好, 我也没有想清楚,我们一起来找答案。《会走路的树》里的“树”也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树,而是特指驯鹿的角,为什么又不加双引号呢?虽然这儿不用双引号我们也能理解“树”的特殊含义,但是非要加上也说得过去。如果说《晚上的“太阳”》和《“闪光的金子”》里双引号有表示引用和强调的作用,可《“黑板”跑了》和《会走路的树》情况相似, 前者因安培过于专注错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后者因为驯鹿的角高大美丽,小鸟把他错认为是大树。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它们的文体不同,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而《“黑板”跑了》是一篇记叙文,这与双引号的引用不知可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