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试验汇报,,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
XXX应专心理学X班
摘要
该试验是在黑色背景下以两个红色亮点为研究对象,在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两个变量的影响下,观察两个亮点之间的关系是前后出现、同时出现还是由一点向另一点移动;依据试验结果来判定两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时空条件。了解似动现象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关键词似动现象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前后展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似动现象是指当某一物体实际上没有发生空间位移而被知觉为仿佛在运动,是一个对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错觉。
似动现象是因为前后展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和真实运动相同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发的神经兴奋还会连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临时间内,假如还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发的神经兴奋就会和第一个刺激所引发的临时连续的兴奋相连,因此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
,于1912年最早研究似动现象。电影、电视的摄制和放映就是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
2对象和方法
被试
西昌学院老师教育学院2021级应专心理学班2班同学1名,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左右手正常。
仪器
试验仪器为计算机,PsyKey试验平台,耳机试验材料
黑色屏幕,红色小圆点程序
在黑色背景上前后展现两个红色小圆点直径两个小圆点可在不一样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条件下展现。在每种空间距离的条件下根据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350ms、400ms、500ms这12个时许的升序和降序做24次判定。在每种时距,空距条件下,演示一次从左到右的相继展现:
刺激1
→
时距
→
刺激260ms
5-500ms
60ms空间距离的试验次序根据拉丁方的方法进行排列,将被试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三种不一样次序进行试验,图示以下:
表表1试验次序设计
组别
次序甲
1
2
3
乙
2
5
8
丙
5
8
2
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到500ms,每个时距做一次判定,让被试判定两个刺激是同时出现、前后出现、还是一个刺激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然后再从500ms开始,逐步降低到5ms,同时每个时距做一次判定。每个被试对空距判定24次,三个空距共判定72次。
表表2同时、似动和前后的次数百分数
时距空距5
10
20
6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2
同时动前后16
33
16
33
16
16
16
0
0
0
0
051
16
51
16
33
0
0
0
0
0
0
033
51
33
51
51
84
84
100
100
100
100
50
5
同时动前后51
67
67
33
33
0
0
0
0
100
0
016
0
0
16
16
0
0
0
50
0
0
0
33
33
33
51
51
100
100
100
50
0
100
100
8
同时动前后33
50
50
50
67
3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0
0
0
067
50
50
50
33
67
100
100
50
100
100
100
表表3同时、似动和前后的平均次数百分数时距空距cm)5
10
20
6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