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讨.docx

上传人:凹凸漫 2021/4/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讨
作者:廖秋荣 李燮慧 林爱鲜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制度
【论文摘要】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根指定学科馆员与对口院系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为对口院系开展全方位信息服务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学科馆员制度已在我国生根发芽,但是高校图书馆依然面临着人才短缺以及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为此要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参考咨询工作,基本上脱离了传统的纸本和手工模式,代之而起的是数据库在线检索、网络馆际互借和虚拟咨询等全新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学科馆员制度应运而生。这一制度引入了服务营销的理念,即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和准则。设立高素质的“学科馆员”是提高大学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资源利用、架起图书馆与院系教学科研的桥梁,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创建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一项新举措。
一、学科馆员制度
(一)学科馆员制度的概念及其源起
要了解学科馆员制度,首先就得对学科馆员有一定的认识。所谓“学科馆员”是指具有大学程度的学科背景和硕士程度的图书情报专业背景,非常熟悉对口学科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subject-librarian)通常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又具有信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参考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担任,从而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密切联系的桥梁。LoCalHOSt而学科馆员制度,就是高校图书馆根指定学科馆员与对口院系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为对口院系开展全方位信息服务,服务重点对象是教师和研究生。这种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延伸,也是目前主动服务的主要形式。
作为以大学科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对口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制度最早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这一服务,称之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欧的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等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这种服务通常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担任。
学科馆员制度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被引入我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实行这一制度,随后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设立了“学科馆员”小组,南开大学图书馆于2002年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做法差别不大,即针对不同专业,安排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馆员负责一个或几个专业;同时,在各院系选择一名教师作为联系人,称为“图情教授”或“信息教授”,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
(二)学科馆员的职责要求
不同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概括地说来,学科馆员要承担如下工作:(1)走出图书馆与对口院系师生和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及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