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蚜虫专性病原真菌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pdf

格式:pdf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蚜虫专性病原真菌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pdf

上传人:pw4463 2016/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蚜虫专性病原真菌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致谢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冯明光教授对我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三年来,冯老师时刻关心我的成长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论文的选题、设计、撰写、修改直至顺利完成,都凝聚着冯老师的辛劳汗水和无穷智慧。冯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忘我的敬业精神令我钦佩神往,给我做人与治学的启迪。本论文研究是在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完成的。由衷的感谢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在这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里,我时刻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应盛华老师和陈春老师在实验的设计和实旋中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华丽师姐在实验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处理中给予了详尽而耐心的指导。同时施卫兵、黄芳芳、陈娇、田丽、叶素丹、黄志宏、李娟、顿玉慧、盛亮、张国忠等诸位师兄师姐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了大量的建议和帮助。与我互勉互助的学友邹根、俞佳、尚素微、姜渝、杨旭芬、黄宝福、邓米霞为本论文的顺利完成付出了劳动。新来的师弟师妹们在实验的完成中也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帮助。同窗好友陈浩、谢开林、徐斐燕、汤晓等同学不仅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且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慷慨的帮助。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研究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忠心感谢!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深爱我的父母家人,他们始终如一的关心和爱护不仅给我提供了学****和生活上的便利,也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鲍佳生 2006年5月于杭州摘要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是仅见于我国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属于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虫霉科(Entomophthoraceae)。安徽虫瘟霉常在秋冬季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菜蚜种群的流行病。寄主专化性虫霉一般对营养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其侵染体的繁殖相当困难,阻碍着虫霉作为害虫生防真菌资源的利用研究。安徽虫瘟霉虽可分离培养,但同其它寄主专化性虫霉一样,其侵染体很难大量繁殖。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本研究尝试建立了安徽虫瘟霉侵染体的黍米培养技术体系,并对培养物进行了产孢潜能、杀蚜活性评价以及贮存条件的摸索。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黍米培养物及产孢潜能采用俗称黄米的黍米(Panicum miliaceum)作为营养基质,对安徽虫瘟霉ZUl 102菌株进行直接固体培养。将SEMA平板培养的半个菌落挑碎,移入3mL萨氏培养液中振荡混匀,再倒入干重15 g、经灭菌后适度熟化、含水量为45%的黍米中,充分混匀后瓶口加盖可透气瓶塞,在20"C和12L:12D的温光条件下静止固体培养15天,从第3天起隔天从中取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采孢装置精确定量测定米粒的产孢潜能。黍米培养物的产孢潜能因培养天数不同而异,以培养7天的产孢量最大,,产孢持续时间长达6天。,培养5~,-,5_3倍,持续产孢时间延长2倍以上。结果表明,安徽虫瘟霉黍米培养物的产孢性状与该菌侵染致死的蚜尸相同,单颗米粒培养物相当于天然蚜尸的模拟物,但产孢潜能和持续产孢时间远优于天然蚜尸。黍米培养物的侵染性及毒力用培养7天的安徽虫瘟霉黍米培养物作为侵染源对桃蚜(Myzuspersicae)2~~,所获数据很好地拟合了时间一剂量一死亡率模型。接种后第5~7天的LC,o依次为 、,LC90依次为354、234和198个孢子/nun2。 个孢子/ram2的接种剂量范围内,。结果表明,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物具有菌种对寄主固有的侵染性和毒力。黍米培养物的贮存虫霉培养物保存的难度较大。安徽虫瘟霉黍米培养物能否在常规条件下贮存,是黍米培养技术的重要环节。将培养7天的安徽虫瘟霉黍米培养物分装到100mL小烧杯中,分别进行报纸封口(处理1)、保鲜膜封口(处理2)和加变色硅胶干燥剂(处理3)的处理,于不同温度(4,10和20 4C)下黑暗贮存80天,定期抽样检测产孢量和含水量。在20*(2下贮存20天,处理1、×104个孢子/%、%%,60天时抽样未检测到产孢。在10℃下贮存, 黍米培养物产孢潜能相对于20*(2下的衰减趋势稍缓,处理l、%、%‰贮存80天已基本丧失产孢能力。4。C 下贮存的各处理的产孢量在第20天检测时,%、%%,产孢量显著高于同期10℃和20℃下贮存的产孢量,贮存80天时仍能观察到4700~8600 个孢子,粒的产孢量。结果表明,黍米培养物4"C冷贮在所考虑的条件范围内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