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1:力的概念
1.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或说成“力能使物体发生
形变 ”)。
2.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力不能单独存在。
(力发生在
两 个物体之间:一个是
施力 物体、一个是
受力 物体。)
3.力的物理量符号:
F
。
4.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是 F 。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1N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
1N—— 2N 。
5.力的 三
要素(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 的因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知识点 2:弹力
1.弹性和塑性
①弹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 弹性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弹簧、气球、钢尺、橡皮筋、球类等。
②塑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 塑性形变 ,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面团等。
2.弹力产生条件:① 相互接触 ; ② 发生弹性形变 。
3.常见弹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
4.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
( 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提环、挂钩和刻度板组成。
(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 所受拉力大小 成正比。
( 3)正确使用:
①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 ;
②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避免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 零刻度线 ,若有偏差,必须校零;
③测量: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
知识点 3:重力
1.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 ,用符号 G 表示。
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 G=mg,式中 g= 。
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
知识点 4:牛顿第一定律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
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 定律。
【注意】( 1)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2)“不受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
3)“或”是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