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工资与奖金
本章重点
报酬概述
工资制度设计
薪酬管理体系
专业人员工资制定
学习目的
,以及它在提供报酬方案中的作用
基本概念
pensation):企业因使用职工的劳动而付给职工的钱或实物。
工资: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按事先规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可以说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Salary:从事管理工作和负责经营等的人员按年或月领取的固定薪金。
Wages:工人按件、小时、日、周或月领取的工资。
奖金:对职工超额劳动的报酬。(作奖励用的钱)
津贴与补贴:对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中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的补偿。通常把与生产(工作)相联系的补偿称为津贴,把与生活相联系的补偿称为补贴。
福利(welfare):《现代汉语辞典》“对职工生活的照顾”。是劳动的间接回报。
报酬的职能
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耗补偿
激励职能
调整职能:地区之间、部门(产业)之间、企业之间、职业(工种、岗位、职务)之间
效益职能
报酬系统管理的公平理论
外部公平性 是指组织员工所获得的报酬与公司外部市场上其他组织完成类似工作的员工的报酬相比较应该是接近的。
内部公平性 是指组织内各种不同工作类型间的报酬结构应该合理。
个人公平性 是指员工个人将其投入报酬比率同他人比较,来决定自己的满足程度,以及据此决定怎样使投入报酬比率相等,最终自己感到公平。
过程公平性 过程公平性是指组织报酬体系运作的公平。报酬体系的公平运作对报酬结果的公平性起着弥补性作用。
报酬
工资
福利
基本工资
基础工资
工龄工资
职务工资
津贴
岗位津贴
工作津贴
奖励工资
奖金
效益奖
效益奖
效益奖
成就工资
基本福利
特殊福利
奖金
全勤奖
生产奖
不休假奖
年终奖
伤病补助
庆贺慰问
抚恤金
社会保险
带薪假期
养老保险
大病医疗保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法定节假日
带薪休假
病假
婚假
探亲假
事假
丧假
工伤假
带薪旅游
退休金
医疗费
宿舍设施
交通设施
制服
工作餐补贴
福利设施
住院慰问
教育训练
住房补贴
住房信贷
住房公积金
购车信贷
交通工具
交通补贴
通讯工具
通讯补贴
报酬结构
设计工资制度的程序
   
              
             
                   
                   
。
工资的基本原则
确保最低工资收入
以知识能力为主,以工作业绩为重
考虑同行业工资水平,充分重视市场信息反馈
充分考虑目前和长远的负担能力,遵循“两个低于”原则
适应本企业生产的特点,简单、明确
工资制度设计
影响工资的因素
职务的高低
技术和训练水平
工作的时间性
工作环境(危险性、舒适性)
福利待遇的多少
年龄与工龄
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
企业负担能力
地区和行业间的工资水平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劳动力的潜在替代物
风俗习惯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基本工资
职工只要仍在企业就业就能定期拿到的一个固定数额的劳动报酬。
利
稳定的收入来源,起码的生活需要
减少企业的工资总额、降低劳动成本
弊
不利于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计时工资制
集体完成的工作成果,不易单独计算
在劳动量的测定上有困难
产品经营项目和生产条件多变
工资的基本形式
工资中随着职工工作努力程度和劳动成果的变化而变化的部分。
工资的基本形式
激励工资为什么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分成思想
假设:效用取决于收入和劳动付出
工人面临的最优化问题: MaxU = w – g (e)
约束条件:w由企业决定
假设: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多寡取决于工人的努力程度和工资的高低
企业面临的最优化问题: Maxp = R (e) – w
约束条件:e由工人决定
如果工资= w(R(e))。工人的最优化问题
MaxU = w(R(e)) – g(e) 约束条件:w(R(e))由企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