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教育经典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经典案例.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4/1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经典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典教育案例
乌海市第十六中学
李珊珊
经典教育案例
乌海市第十六中学 李珊珊
基本情况简介
姓名:陈滨
性别:女
年龄:二年级学生
问题及行为表现
不与老师同学说话,没有任何语言交流
上课从不举手,不回答任何问题
老师提问时,也不说话,有明显的自闭倾向
说话声音小,基本上听不见,缺乏自信心
孤僻、傲慢
班级里的陈滨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日里很少与人接触,终日少言寡语,对我更是敬而远之。课上很少发言,举手更是很罕见。说话声音小的像蚊子。她的唯唯诺诺与我的干练简直是水火不容。一直以来,总想让她像我一样说话干脆利索,但严厉之下只是更加的软弱与胆怯。每每看到她那一副“惊弓之鸟”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次语文识字课上,在小组合作识字之后,我检测了几个小组的识字效果后,请各小组派进步大的同学参加认读活动,组长和组员一致推举陈滨参与。我见到她依旧胆怯的站在那里,再看看组长和组员信任的眼神,我走到她身边,轻声地笑着说:“大家把这次机会让给你,你有信心读好吗?”
她沉默地望着我,那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试探的眼神。
我点点头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行!”
组长补充说:“刚才在小组内她全部认识了。”
我惊奇地说:“真的,那你可真棒!”
她很腼腆地点一点头。
我高兴地询问道:“现在你有信心读吗?”
她低声说:“能。”
“那你能大点儿声读吗?”
她笑了笑。尽管他的声音与我的要求相差甚远,但那一刻我和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很清楚。读后,我们不约而同地为她鼓掌祝贺。那次以后,我会经常看到她那高高举起的小手,时常听到她那并不清脆的声音。
从那以后只要她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我就会叫她,并且在班级表扬她,让全班同学向她学****增强她的自信心。
有关资料的调查
根据多发的询问,了解到学生跟着姥爷生活,老人对孩子非常的溺爱,养成了傲慢、孤僻的****惯,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玩耍,以自己为中心,拒绝和同学老师沟通。并且在家里也没有可以一起交流沟通的伙伴,长期以往逐渐养成了自闭的心理,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而且姥爷不准任何老师跟他说孩子的不好和问题,这样阻碍了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进而加剧了孩子的自闭问题。
四、案例分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你、我、他,我们又有谁会拒绝别人的赞扬呢?更何况是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他们更渴望被欣赏,更渴望被赞扬。因为赞扬会激起人的心志,会开发人的潜能。它能让人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一点在儿童身上尤为突出,尤其是教师的赏识教育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他们会把这种赏识化为一种无穷的巨大动力,产生一种积极的、强烈的心里冲动:我不比别人差!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因此,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投入到新的学****活动中。赏识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应该偏爱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学****后进的学生。因为他们更珍惜那来之不易的赏识。因为,同样的一份赏识,对与学困生的价值体现远远超过了对于优秀生的价值。
有位老师说过:“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一颗星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期盼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