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国经济分布――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经济分布――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分析.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4/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经济分布――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经济分布――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经济在正确的政策和稳定的环境下都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均衡的,在结构格局上呈现诸多特点。文章以西方区位经济理论为指导,介绍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一个特点:制造产业集聚,浅要分析其中原因,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区位经济;产业集聚;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
   [作者简介]孙富,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金之宏,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谈永仁,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孟显铎,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3-0118-000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理面积广大的国家,其经济的分布向来是不均衡的。在经济相对封闭的历史时期,其分布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地理上并无规律可循。历史上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一直是经济活动相对聚集和活跃的地方。建国前,受战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在地理位置上高度集中,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地区,上海、无锡、天津和青岛集中了大量的纺织和机械修理等轻工业。建国后受到中苏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重工业逐渐向内陆省份转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政府将六成以上的新工业布局于内陆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大幅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凭借国际贸易上的地理优势、历史形成的工业基础以及配套的政策优惠,东部沿海各种对外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交通运输尤其是海洋运输上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政策优惠措施,东部沿海省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这就解决了私人储蓄不足的制约,诱发了一个类似“大推动”的工业化过程。第二,沿海地区由于靠近国外市场,当地个体私营企业在管制解除后借助相对较大的市场获得迅速发展。第三,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创造出“后向联系”使得内地资本要素和其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向东部汇集。

  
  二、中国经济在区域分布上的特点
  
   中国经济中心地带经历了从西―中―东部的转移过程。自唐宋以来,随着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元、明、清时期,东部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新地区新产业的开发。到了清朝晚期,东部沿海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整个清朝的经济支柱。在经济中心转移的同时,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大量中、西部人才向东部靠拢,造成当地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受地理位置影响,我国东部大多地区水量充足、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如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素有“鱼米之乡”美名,物产丰富,且处于沿海地区,与国外贸易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道路交通发展缓慢,对外经济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并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交流少,特别是西部地区,思想和经济观念落后。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平、求稳,安于现状的心态重;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创新意识差;三是行动迟缓,对国家政策反应慢,常常是步东部后尘而错过了发挥政策效益的最好时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稳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种经济发展在东西部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主要特点依旧是东强西弱。东部经济在近30年间突飞猛进,西部虽有发展,但是和东部相比还差之较远。东部地区依靠便利的交通、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人才储备、信息渠道的通畅、社会财富的集中、技术和知识的溢出等西部所不具备的条件吸引了数目巨大的资金进入,经济发展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使得东、西部地区之间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行政划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长三角地区则是由16个城市组成(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2006年3月,被纳入长三角城镇规划群的城市已达
23个。除原先的16个城市外,新增了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7个城市。这些地区临江沿海,地理优势明显,十六座城市中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