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docx

格式:docx   大小:17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1/4/16 文件大小:1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如何理解 “强柱弱梁 ”?
1, “强柱弱梁 ”的本质
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 “强柱弱梁 ”?
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
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 “强柱弱梁 ”?
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
增大系数分别取 、 、 ), 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 “强柱弱梁 ”?
① 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 T 形, 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
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 ,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
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 按 T 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 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 T 形截
面进行配筋; 或者将按 T 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 然后按
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 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
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 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 由于设计****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如何理解 “强剪弱弯 ”?
1, “强剪弱弯 ”的本质
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 “强剪弱弯 ”?
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 有一定的征兆, 如裂缝、挠度等; 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 “强剪弱弯 ”?
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 二、三级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 、 、 ;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 、 、 ;剪
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 、 、 )。 PKPM程序
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具体配筋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保证 “强剪弱弯 ”:
,增大箍筋直径,减小箍筋间距。
,必要时,某些构件的箍筋可全长加密,如连梁、短柱等。
,主次梁交接处,设置附加箍筋和弯起钢筋。
如何理解 “强节点弱构件 ”?
, “强节点弱构件 ”的本质
指节点区域的实际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实际承载力。
,为什么要保证 “强节点弱构件 ”?
因为节点失效,与之相连的梁柱等构件全部失效,结构也坍塌失效。
3 ,如何保证 “强节点弱构件 ”?
一般通过构造措施

最近更新

石墨烯材料制备及其场发射研究 2页

眼科诊疗系统所需飞秒光纤激光器的设计与实现.. 2页

白脊藤壶藤壶胶20K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粘附功能.. 2页

疏水改性胍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页

电视广告中的老年人形象与老年人自我认知研究.. 2页

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环境质量改善及经济性.. 2页

由SO32-或SeO32-构筑的新型功能无机化合物的合.. 2页

生物高分子材料(PHAs)的成型及性能研究 2页

生津润燥养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 2页

珠江三角洲大气酸沉降控制分区选择与控制目标.. 2页

现代汉语“V不着”及相关句式研究 2页

预防火灾主题教案 23页

颈椎病怎样治疗 2页

食品宣传广告语集合 27页

骨干教师申报材料 14页

高三英语作文6篇 4页

独山子石化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研究 2页

特殊液态介质中溶剂化电子状态及演化机制的从.. 2页

牛乳铁蛋白基因片段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牛乳.. 2页

开学典礼小学教师发言稿(9篇) 17页

工程承包合同简单版(17篇) 84页

XX小学XX年勤工俭学校外实践活动 8页

领导退居二线表态发言稿 7页

教材研究分析报告范文 3页

2024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 8页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12页

大学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7页

STA无痛麻醉仪ppt课件 70页

常用打捞工具及工作原理 62页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