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6/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为: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金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用。 1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1 )在氢以前的金属( K→ Pb )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 K→ Na 会爆炸。(2) 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 如浓 H 2 SO 4、 HNO 3) 反应, 但无氢气生成, 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① Fe、 Al 在冷的浓 H 2 SO 4 、浓 HNO 3 中钝化,加热或稀 HNO 3 可充分反应。② Zn与 HNO 3 反应时, HNO 3 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 NO 2、 NO、N 2O、N 2、 NH 4 NO 3。③氢以后的金属( Cu→ Ag )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硝酸反应时, 浓硝酸一般生成 NO 2 ,稀硝酸生成 NO。④氢以后的 Pt→ Au 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2 、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1)K→ Na ,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2) Mg、 Al 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3) Zn→ Pb 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如: 3Fe+4H 2O (气) 高温 Fe 3O 4 +4H 23 、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1)K→ Pb 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2) Cu→ Ag 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3) Pt→ Au 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 、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1)K→ Al 用电解法,如: 2Al 2O 3 (熔融) 电解 4Al+3O 2↑特例: Na+KCl ℃ 850 NaCl+K (↑) (2) Zn→Cu 用热还原法, 常见的还原剂为:C、 CO、H 2或Al等。如: 3CO+Fe 2O 3高温 2Fe+3CO 2; 2Al+Cr 2O 3高温 2Cr+Al 2O 3 (铝热反应,冶炼难熔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特例:湿法炼铜: Fe+CuSO 4= FeSO 4 +Cu , 电解精炼铜: 2CuSO 4 +2H 2O电解 2Cu+2H 2 SO 4 +O 2↑(3) Hg→ Ag 用热分解法,如 2HgO ? 2Hg++O 2↑(4) Pt→ Au 用物理方法:如用浮洗法进行沙里淘金。 5 、判断氢氧化物的溶解性、碱性强弱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1)K→ Na 对应的氢氧化物为可溶性强碱[Ca ( OH) 2 微溶]。(2) Mg→ Cu 对应的氢氧化物为难溶性弱碱[Al ( OH) 3、 Zn( OH) 2 为两性氢氧化物]。(3) Hg→ Au 对应的氢氧化物不存在或不稳定、易分解。 6 、判断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1)K→ Na 对应的氢氧化物不易分解。(2) Mg→ Fe 对应的氢氧化物加热可分解。如 2Fe ( OH) 3加热 Fe 2O 3 +3H 2O。(3) Sn→ Cu 对应的氢氧化物微热即分解。如 Cu( OH) 2微热 CuO+H 2O。(4) Hg→ Ag 对应的氢氧化物常温即易分解,如 2AgOH = Ag 2 O+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