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城市的空间结构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城市土地租金高。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